第(1/3)页 第三百二十八章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 秦汉之前华夏都是以德立国,尤其是对于君王的要求,首先就是德行。 吕尚《六韬》中说君王有六德,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 其中仁义这两项,都是指君王能够听得进臣子劝谏。 但是听得进,不代表可以随便举例子。 盖华是学大礼之人,俨然就是一个‘贤臣’的角度,所以在跟君王聊天的时候,难免会说些古史案例。 这也是王诩原因把他留在身边的原因,因为从盖华身上,总能听到一些自己不了解的历史故事。 但是可能是盖华太长时间没有接触过这种愿意倾听的君王了,所以说话的时候总是容易兴奋,以至于滔滔不绝。 所谓言多必失。 也是公输矩最担心的地方,所以听到盖华竟然开始批判商朝帝王,公输矩吓得脸都青了。 “帝君时常与我探讨帝辛之国,莫无禁忌。”盖华抬手拍开公输矩咸湿的臭手“君子坦荡荡,方是大礼之基。” “即便如此,兄长说话也别一点把门的都没用,一谈起经学就跟个腐儒一样痴傻,兄弟们好不容易有个容身之处。”公输矩悄悄松了口气,翻了个白眼。 心想也是,如果真的触怒逆鳞,估计他们这些人早就泡在水中顺流而下了。 “虽然才几天,但是孤竹确实是个玄妙的地方。”盖华似乎想到什么,咧嘴笑道。 “玄妙不玄妙无所谓,只要能安身休养就行。”公输矩摇摇头,然后目光余悸的瞥向王诩“这位帝王看似亲和,实则诡异无常,而且精细慎重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沿途先锋斥候已经将河道探知八九了,依旧没有下令出航,反而准备五十里一营,准备沿途设立烽火台,你说这东荒之地,他这般谨慎是不是有点” “你要是有这份精细,公输家也不至于如此落魄。”盖华轻哼一声。 公输矩嘴角抽搐了一下,讪笑着摸了摸鼻子“大势所趋,非我之罪啊。” “小事无巨细,大势无所趋。”盖华摇摇头“苍兕真的没问题?” “你这是在质疑我们公输家的能力。”公输矩有些不悦。 “我只是在质疑你的态度。”盖华拍了怕公输矩的头“虽然说航程预计有三天,但是要做好在河中半月不沉,不渗的准备。” “在河中半月?那人会晃死。”公输矩翻了个白眼。 “吴越人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这才是帝君想要的标准。”盖华皱眉正色道。 “标准?”公输矩一怔。 “标者,但立直标,终无曲影也,准者,所以揆平取正也。”盖华微微仰着下巴说道,神色傲然。 公输矩眸子一亮,然后看着盖华的表情“帝君果然非凡俗之人,一言蔽之我公输门百年弱于墨家之因。” “就不能是为兄磋磨出来的?”盖华翻了个白眼。 “兄长要是有这分天资,何以三见齐王铩羽而归?”公输矩也撇嘴道。 “那是齐王昏庸!”盖华怒哼一声,拂袖而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