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舟楫为舆马,巨海为夷庚-《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公输矩耸了耸肩,掉头在河岸边停靠的数百艘舫舟间挑挑选选,最后找到一只对着手下说道“听好了,排查所有舫舟,以此为标准,分毫不差,余者重塑!”

    “你可真是个小机灵。”王诩看着禺春自己‘发明’的船只哭笑不得。

    古代造船,最大的问题就是防水问题,尤其是木板缝隙的填充。

    本来王诩是借助当地大树造船,用的是最古老原始的制作独木舟方法,只要把巨木掏空后再填充一下就行了。

    但是这种方法制作的船有点沉,难以控制速度,所以只能做运输物资的船,人坐的船,还是要用木板船比较安全。

    于是木板船的防水就成了问题,原本用水泥和桐油填缝防水,但是由突然入夏降雨,工期提前,原材料供应成了很大的问题,公输矩先是提出了用双层船底的方式,在船缝中填入最原始的黏土和动物血料,藤枝来做防水,这种技术是古代建筑中常用的防水技术。

    马王堆汉墓就是用这种技术。

    可能不知道禺春从哪儿受到了启发,竟然想到用铁水溜缝防水,滚烫刚刚融化的铁汁浇在木头上,效果可想而知。

    一张好好的甲板,被烧的坑坑包包。

    面对禺春那张真挚又单纯的笑脸,王诩简直是哭笑不得。

    “大帝觉得如何?”禺春龇着白牙“铁汁熔炼迅速,而且取材容易,比榨汁快多了。”

    “理念没错。”王诩笑了笑“但是成本太高了,你这一船烧坏了不少木料吧。”

    禺春拍了怕胸脯“木料有的是啊,这船多解释啊,就算触暗礁也不怕。”

    “但是沉的也快啊。”王诩轻笑道“本来一条能载十个人的船,加上这些铁汁后就只能坐六七个了,而且在航行中,船身重量与浮力难以平衡,遇浪则淹水,你这船,在航行中,更像是一个装水的瓠瓢。”

    禺春闻言一怔,指着于荒道“于荒他们在水中航行入飞。”

    “你那是在湖水中,不是大河。”王诩笑着拍了拍禺春的肩膀“咱们此番要顺流而下,借助的不是人力而是河道,等回到城中,你可以把这个想法跟哑儿提一下,说不定能造出能在水中航行的船只。”

    禺春看了看自己的杰作,又看了看王诩,有些兴致阑珊的低头道“是臣太愚钝了,若是哑儿在,也许能相处更好的办法。”

    语气懊恼如同孩童。

    王诩微微一怔,目光落禺春脚背和小腿烫伤的伤口上。

    “禺将军见大帝最近整日因出航造船之事愁眉不展,想要为君分忧。”在一旁的晋痴突然开口解释。

    王诩听后莫名的胸口一闷,感觉近日挤压的郁气在血脉中逆袭起来,喉咙有些哽住。

    “说这些闲话做什么。”禺春转头瞪了眼晋痴,扬起傻笑对着王诩说道“墨庚将军上午发回讯报,沿途已经布好四十多处灯塔,方便夜行作为航标,除了遭遇几波蛮人部落之外,并无人烟,最先锋的斥候,似乎也到达了大帝所说的滨海之端,那边河道两岸似乎有人为开垦的迹象。”

    王诩转了下有些酸涩的眼珠,坐在禺春那只半铁的船舟上,笑着问道“可有伤亡?”

    “有几队伤亡,但是并不重,而且都是扶余人。”禺春皱眉说道“怀疑是伺机逃跑时受的伤。”

    “辛苦了,传令让所有远征军士兵今天开始休息,将所有工作交给乌青军下水,善后检修。”王诩说道。

    禺春一怔,诧异的瞪大眼睛“是要出航?”

    “嗯,顺便今天准备聚餐。”王诩起身拍了怕禺春的肩膀“谢谢。”

    然后转身离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