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纵横初现(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1/3)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纵横初现

    任何制度,或者规则的形成,都会有一个初期不可动摇的根基,或者说标准。

    由这个标准来衡量制度产生后一系列的正确与错误。

    而这个标准也像是房子的地基一样,地基决定着地表建筑的高度与上限。

    放到社会制度上,那么华夏文明的这个不可动摇的标准,那就是祖先。

    不管是神权,王权,父权都是在这个标准上发展出来的。

    这个标准不但能够衡量规则,更能够限制规则。

    因为在文明的发展中,人们发现一定要有一种敬畏的东西,才能够给部落带来和平和稳定,否则谁也不服谁。

    于是远古的人们就从不可知的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某一种让所有人都敬畏的条件,然后塑造成祖先的概念,这个时候的祖先不但是赐予他们生命的存在,更是能够剥夺他们生命的存在。

    后来在这种敬畏祖先的过程中,人类文明对于自然越来越了解,族群也越来越庞大,矛盾再次激烈发生,于是有一些已经掌握了规则的人们,开始将祖先分裂,然后自立出去。

    伏羲女娲是如此。

    在经过漫长的秩序混乱后,人们又在祖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氏族,并且追溯同一位祖先,这样大家就成了一家人,矛盾也不必非要用激烈的手段来解决。

    于是炎黄二帝和蚩尤出现了。

    他们的后人,虽然姓不一样,但是都是出自同一个氏族,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于是看在亲戚的面子上,很多问题就从用拳头解决,变成了用嘴协调。

    但是当氏族越来越多,越来越壮大,甚至在华夏大地形成了‘百姓’的时候,矛盾再次出现,规则再次被打破,于是出现了夏商周,他们称自己为天子,是祖先的直系后裔,强大的血脉论代表着祖先统领天下,让百姓敬畏。

    但是不管规则如何被打破,敬畏祖先这一点,都不会改变。

    因为这是华夏文明的基石,也是凝聚力。

    所以违背这一点的人,最终会被整个族群排斥,直至毁灭。

    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有异类的存在,也就是与主流背道而驰的非主流群体。

    他们非但不以遵从主流为荣,然而引以为耻。

    他们热衷于破坏规则,也执着于追求自己心中的规则。

    田安就是这样的人,他身边也都是这样的人。

    田安因为乐善好施,亲民随和受到底层黔首百姓的爱戴,这样的人在贵族主流观念中,就是自甘下贱,自甘堕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