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道四境-《权倾三界》
第(2/3)页
《左圣拳经》属于上乘的外家拳法,从锻炼筋肉增长力气开始,循环渐进,最终可达到脱胎换骨的地步。
武道一途,又分四重境界。
初境为锻炼筋肉,通过站桩、演练拳法套路,将全身肌肉练的结实饱满,力气胜过常人,在加上技击技巧,能够轻易战胜四五个普通人,达到这种程度,便可称之为武者,算是在武道中小有成就了。大乾王朝对习武之人管控极为严格,也十分重视,对武者实力还设定了一套相当细致的划分标准,要想成为一名朝廷认可的武者,拥有从军入伍的资格,还必须经过枢密院下辖武备司的考核,而考核标准是能够拉开三石强弓,一石就是一百斤,也就说武者的臂力至少达到三百斤。
不过这等层次只不过是踏入了武者的门槛而已,因此这等武者又被称作入门级武者。
当肌肉饱满之后,人体力量因先天桎梏所限,必须通过拳经之中的特殊练法,锻炼隐藏于肌肉之下的大筋,使其伸缩有力,力量才能进一步提升,爆发力与灵敏xing也会随之增强,能赤手空拳抵住十余人的围攻,拳脚之力,能让普通人沾之即死,这种实力在武道之中已算是小有所成,因此这种境界又被成小成级武者。
直至把筋肉炼的如若弹簧钢丝,双臂有千斤之力,过了武备司的实战考核,武者便算是登堂入室了。
武者境以登堂入室为圆满,武者若想将实力进一步提升,便只有淬炼骨骼。
登堂入室之后,武者在力量上的提升余地已经很小了,筋肉力量被开发的差不多了是一原因,更重要的因素却是脆弱的身躯无法承受更高强度的冲击。
入室级的武者有千斤臂力,若以武技增强爆发,瞬间宣泄出来力量更为恐怖,而这一切力量尽皆由肉身负担,稍有差池,便会震断骨骼、伤及内腑。
因此在筋肉炼成之后,则要煅骨,此为一境。
煅骨初见成效之后,肉身负荷能力大大提升,不受格局所限,方能将武技施展的炉火纯青,而且刀斧斫身也难伤其xing命,能敌数十人。
这等境界被称之为武师,意思就是说在武道一途上可为人师了。
煅骨之后还须强化五脏六腑,人体内脏为命xing之所在,亦是最为脆弱的部分,若不强化必然会局限武道发展。
因此煅骨一境大成之后,若想实力更进一步,则需将拳劲逐步渗透,练入五脏六腑之中,使得内脏强大。
五脏六腑强大之人,气息连绵不绝,体力悠长,狂奔百里亦不气竭,可为百人敌,在武道一途上已算是深不可测,受人尊重敬仰,因此称之为武尊。
境界再深一层,功夫练至细微之中,易髓化血,脱胎换骨,可落齿重生,岁过百而体力不衰,算是以武入道了,这种境界完全可称之为武道宗师。
武者、武师、武尊以及宗师这四境,从最初的打熬力气开始,都须下一番艰苦卓绝的功夫,绝无轻松可图,也无捷径可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