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好!很好!” 他拍了拍高时明的肩膀。 “起于微末,攀过顶峰,亦跌过谷底,如今又再次升起。高伴伴,你这半生,也是极有故事的人啊。” 高时明赶紧躬身:“奴婢不敢。” 朱由检笑着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拘谨。 他转身走回御案,语气却渐渐变得幽深起来。 “伴伴愿与朕坦诚,朕很开心,那朕便也与你说说,朕的志向吧。” 高时明心中一肃,赶紧站直了身子,做出洗耳恭听的严肃模样。 朱由检的目光投向殿外那片湛蓝的秋日天空,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老生常谈。 “朕登基的时候就知道,这大明,恐怕是要亡了。” 高时明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下意识地就要跪倒下去。 这句话,他不是第一次听到了。 就在不久前,就在这乾清宫,新君对英国公张维贤,也说过一模一样的话! 只是…… 英国公是谁?世袭罔替的国之柱石,勋贵第一人! 自己又是谁?一个刚刚从神宫监被重新启用的阉人奴婢! 这种话我怎么敢听,我怎么能听,我哪里愿听! “别急。”朱由检抬手止住了他的下拜,“听朕讲完。”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文官结党,只知搜刮民脂民膏,视国库为私产。” “武将怕死,喝兵血吃空饷,边备废弛如筛。” “宗室藩王,圈占天下良田,自身却如猪一般被豢养,耗尽国朝血脉。”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 “放眼望去,北有后金虎视眈眈,丁卯之役中进掠朝鲜,而大明却无能为力。” “关中灾旱渐渐显,民无隔季之粮,兵无三月之饷。只需要一点火星迸射,瞬间就是地崩山摧。” “伴伴,你告诉朕,此情此景,像不像历朝历代,王朝末年的景象?” 高时明内心惶恐,却还得装做一副认真听讲、忧国忧民的摸样。 “以史为鉴,如今这天下,危若累卵,却不知是会先毁于关外的蛮夷,还是会先烂死在揭竿而起的黔首之中了。” “若是不做改变,这大明,纵使不亡在朕这一世,恐怕,至多也不过亡在下一世罢了.” 朱由检缓缓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高时明的身上。 那目光深邃、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 “所以,若是说志向,那么朕的志向,从始至终,就只有一个。” 他一字一顿,字字铿锵。 “那便是——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说到这里,朱由检猛地伸手,紧紧握住了高时明的双臂,四目相对,眼神中是前所未有的认真与郑重。 “高伴伴,你既看不清自己的志向。” “那么,何不就以朕的志向,为你的志向!” “你说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