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原始资本积累(十)-《全球战国》


    第(2/3)页

    最后一个是温度。在现在的状况下,什么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是别想了。朱由栋要求工匠们首先尝试做的是指针温度计:将铜片和铁片合在一起,铜片在左,铁片在右,由于两种金属热胀冷缩的效果不一样,只要温度发生变化,这样的指针就会滑动。朱由栋告诉工匠们:先做一个半圆,以冰的温度为0度,水沸腾之后为100度。在这个幅度内,把温度表划分100份。然后反复的试验铜铁比例,什么时候能够达到精确指向0度和100度了,这个温度计就算成了。

    这样的温度计当然是需要进一步改善的,但是没得办法,算是应个急吧。

    在给所有的工匠们定下了第一期工作目标后。朱由栋又给各个不同种类的工匠们各自分派任务。

    瓷器匠的任务是首先明确的:除了共同制作度量衡之外,他们将在铁匠组的配合下修建高炉。

    这个时代的瓷器匠往往具备成为材料学家的潜质。毕竟他们能够让各种纷繁复杂的材料在一个炉子里煅烧成型还能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和质地。对各种材料的单一属性和综合在一起的反应,没有比他们更清楚的了。

    高炉建起来后,当然是需要小规模的试验精钢、特种钢的烧制。这些,都少不了材料学的介入。朱由栋作为身负特殊任务的穿越者,对个人享受什么的并没有太多的追求,他需要瓷器匠,并不是要给自己烧制瓷器,而是要在材料学上打下基础。

    铁匠组的任务目前相对单一:螺杆!各种大小、长度不一的螺杆。有了螺杆,以后各种精密加工的器械才有保障。待得高炉建好,钢材质量得到提升后,标准螺杆就可以推而广之。

    火药组的任务是两个,一个是火药的进一步改良。明代的火器部队数量众多,黑火药的制作水平也不输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之所以在历史本位面面对满清实战效果不佳,一方面是这个时代的火绳枪其输出速度太慢,而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加之大明工部下属工匠们没有生产积极性,一昧的粗制滥造。所以,黑火药本身是没问题的,朱由栋需要的是进一步提高黑火药质量,以及少量的研制无烟火药。

    作为医学生,他当然是不知道无烟火药具体怎么做了。但得益于穿越前混迹起点多年,所以他知道无烟火药的关键就是硝化纤维。而且现在他的猪圈生产链里连甘油都生产出来了,硝化甘油也是可以上的嘛。不管是硝化纤维还是硝化甘油,最最基本的东西便是硝酸。而硝酸的人工合成在目前看来是很难的。所以只能从硝石上想办法。而硝石嘛,在吐鲁番盆地的鄯善县没有纳入大明的有效统治之前,整个华夏的硝石矿都不是很丰富。有限的产量更多的要供应工部。所以,朱由栋这里更多的只是预研,少量生产。

    “诸位师傅,做这个新式火药是很危险的。所以吾特意给你们建了一套工坊,周围都是空地。不过出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你们工作的地方,周围都布置了吾的侍卫,这一点还请理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