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六耳猕猴的教导之路-《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2/3)页

    因此而能够觉悟这个世间,诱导教化人民,培养社会元气,创造人类福祉;与人共同为善,天地清净安宁;而且心之所量,能够包含太虚,并且亿劫常圆,实在是不可思议啊!

    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曼武很是夸张的双手合十,然后冲着西方做了一个稽首。

    其他八个人也有模有样的双手合十嘴里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二货,你们九个就是二货,开始讲咱们家自己的东西,你们怎么突然念起了阿弥陀佛了,”完颜常兴分别敲了一下他们九个的头打趣着。

    “耳有所闻,目有所见,鼻有所嗅,嘴呢就有所尝嘿嘿……这不都是受你的影响吗,怪不得我们,怪不得我们……”墨剑在一边笑嘻嘻的说着。

    “感应篇起初是在道藏中,自从宋朝的真宗皇帝赐钱百万,命令工人刊刻,然后才大显于世;当时的贤人君子,都极力的尊行奉持。明朝的世宗皇帝,也曾经为感应篇作序,并且颁行天下。清朝顺治十三年,皇帝谕令刊刻感应篇,颁赐给群臣,并且遍及读书人,历朝对感应篇是如此的推崇奉行;然而不独是人间宝贵此书,上苍更是尊重;例如王巽病游东狱府,见到殿上大书金字感应篇,并且号之曰金章。杨道机因为疾病入冥府,冥司谕令他要广劝世人习诵感应篇。周篪也曾经被冥司告诫他说:‘你还阳之后,要将此经广为流布,能够受持的人,不但能够脱离水火盗贼病厄的痛苦,求子嗣、求长寿、求财禄、求成仙,都在此经啊!-无奈尘缘苦海,众生如醉如梦;少年豪放的人,执迷不信,到了年老之后而习性已成,就更难望其改悔了;因此而醉生梦死,轻掷了一生啊!

    呜呼!读了感应篇,就能如醉忽醒,如梦忽觉;不但能转祸为福,实在是起死回生;今劝世人:第一要发信心,第二要发虚心,具备了这两种心,方可以读感应篇。每日焚香虔念一遍,熟念之后,便有乐趣;更要念一句,学一句,念一句,改一句,每天反覆的细看;若是能够心中默念,字字反入身来,效果更是妙啊!日日都是如此,终身都能谨守,则一切的祈求,自然就能感应。前贤说:‘下根人该读,上根人也该读,天下无人不该读-至于干干净净收拾这个心,则更为第一关啊!”

    “劝行是获福之宝啊。”豌豆在一边去起手来大声的呼喊着,“这一切都是我们所要修的福分呀。”

    六耳猕猴听着他们所讲的一切,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但是在眸子深处还透露着一丝丝的凄凉,眼神深处的那份坚定有一定的动摇,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感应篇听了之后,务必要做出积德累功的事情来,有财力的人可以学习推官杨旬诵感应篇,常行十种利益社会的广大善行;杨旬因为积了不少的善行,生了一个儿子杨椿,二十岁的时候,就考中了状元。又例如明朝江苏如皋冒起宗,增注感应篇;他的朋友梦到一位老翁在朗诵,就仔细的聆听,乃是‘见他色美,起心私之-二句,全部的注解读完之后,老翁就说:‘该中。那一年考试,冒起宗果然中了进士,这是用笔来行善的例子。成都王云芝口才好,通源大师就教他要积口德,从此之后,凡是利人之事,无论大小,他都极口方便,不肯错过机会;如此做了廿年,考试连连获捷,两个儿子也先后的考取了功名,这是以舌来行善的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