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七种冤枉杀人-《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3/3)页

    从前元自实,痛恨缪某忘恩负义,就在早晨四点钟左右时候,带著刀前往缪家准备杀掉缪某;路上经过了一座庵堂,庵堂的主人轩辕翁,很早就起来诵经;见到有几百位奇形怪状的鬼,跟随著元自实;而且每个鬼的手中都持有刀斧,来势汹汹,脸上都露出凶恶的样子。没过多久,元自实就回来了,轩辕翁这时候却看到跟随他的人,都是头上戴著金冠,身上佩有玉佩,百十成群,香花旛幢簇拥著,十分的庄严,脸上都露出和祥喜悦的样子。轩辕翁因此就召请元自实进入堂庵问他原因?元自实于是说道:‘姓缪的忘恩负义,我刚才正要前往杀他;但是到了他家的门口,我就想到缪某虽然对不起我,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却是无辜的啊!况且他还有老母在堂,我若是杀了他,就等于是杀了他一家人啊!因而于心不忍,于是念头一转,就回来了!-轩辕翁就将刚才所见到的情形告诉他,而且向他道贺说:‘你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经知道了,你将来必定会享有很厚的官禄啊!-元自实听了轩辕翁的话,于是就勇猛精进认真的行善,后来果然考取了功名,官做到了宰相。

    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悔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

    若是有人曾经做过恶事,后来自己忏悔改过,并且必须要断除一切的恶事,奉行一切的善事,这样行之久久,必定就能够获得吉祥喜庆,也就是所谓的转祸为福啊!

    这一节特别提出了改悔两个字,告示人们改过迁善的方法,也就是转祸为福的契机啊!改就是改过,悔就是忏悔,天下纯善无恶的人非常的少;而曾经作过恶事的人,则是相当的多啊!然而恶人可以再转变成为善人,所以太上才苦口婆心一再的说,在篇尾结出了改过忏悔的本来宗旨,目的就是要喝破迷关,使人回头是岸啊!又恐怕世人错认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妄想以一杯的水,就奢望能够灭掉一车子木材燃烧的火;所以说:‘诸恶莫作-就是希望他能够将恶业刮磨净尽。又说:‘众善奉行-就是希望他能够将善行积累的圆满。这样的去做,久而久之,才能够将从前所造的罪业渐渐的消释去,因此它的祸害方能够全部的消除;而后来的行持,则一天一天渐行的圆满;新增的福报,自然也就会到来了啊!

    阿那律尊者在过去世中,原本是一位盗贼;有一天夜里,他到佛寺中行窃,见到佛灯快要息灭,就拔出箭来,用箭挑起了灯心,油灯忽然大放光明,而且光明非常的耀眼夺目;阿那律心中感到非常的害怕惊恐,就即时的舍恶从善,以往所造的恶业,就渐渐的消除,而所做的善业,就逐渐的圆满,于是就证得了圣人的果位。

    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

    所以勉励力行众善的吉人,因为他的语言善,视善,行为善,在一天之中,就有了三件的善行;等到三年满了,他的善行也就圆满了;上天必定会赐福给他,增长他的寿命;而常做诸恶的凶人,因为他的语言恶、视恶,行为恶;在一天之中,就做了三件的恶行;等到三年满了,他所造的恶也到了恶贯满盈的时候,上天必定会降祸于他,减除他的寿命啊!所以人为什么不肯勉励力行众善,以转祸为福呢?

    这一节总结了全篇,是切切实实教人行善去恶的路啊!“故”字在这里是承上启下。“吉人”就是善人,因为他行善就能得福,所以是吉人。凶人就是恶人,因为他行恶即将就要得祸,所以是凶人。而诸恶与众善,都是不胜枚举;大约来说,是指语善、视善、行善这三种,正是我们切实下手用功的地方啊!语善,例如非礼不言,乐道别人的善行,劝人做好事等等。视善,例如非礼勿视,乐于见到善人,喜欢看善书,常常见到自己的恶行,而不去见别人的恶事。行善,例如非礼勿动,非法的事情绝不去做,勇猛的行善,时时行方便,种种作阴功,提倡引导于一方,乃至于到四方,感化世人共同的来行善;恶则恰好与此相反。三年就是千日,也就是圆满之期,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是善积而恶盈了啊!

    人心至为灵活,而且变化不常;若是一个人在三年那么久的时间,而心却没有改变的话,则他所造的善或恶,也就到了纯熟的地步啊!在这里指出了‘天-字,就是因为上天为赏善罚恶赐福降祸的大主宰,也是整篇文章的精华关键所在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