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诳诸无识-《龙神异界维和记》
第(2/3)页
太上感应经上讲:虚诬诈伪。
他的意思是:用虚伪、诬陷、诈骗、欺伪种种的手段,来指责攻击他人的**和过失。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漫无根据叫做虚,妄有污蔑叫做诬,诡计蒙人叫做诈,矫情欺世叫做伪。这四样分开来说则是四种;合起来说就是不诚实啊!要知道‘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现在舍弃了诚,而用了虚伪、诬陷、诈骗、欺伪,这样岂不是违逆了天道而失去了人道吗?这种的存心,非常的不好,这种的行为,也非常的危险!如果是这种人的话,那就是天下第一等薄福之相的人啊!所以这种人来生不堕入畜牲、饿鬼、地狱三恶道,那会堕到那里呢?
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宋朝的奸臣丁谓,与人交往,从来都不说真话;并且还说:‘人的心若是真诚朴实的话,那么就什么事情都做不成了啊!只是徒然受到别人的欺侮而已!丁谓如此的存心,难怪别人都不知道,他的心在打些什么主意,令人无法测知;当时天下的人,都把丁谓看作是五鬼。说实在的,丁谓的虚诬诈伪,比鬼还要厉害;当然他的下场,也就不堪闻问了。
太上感应经上讲:攻讦宗亲。
他的意思是:指斥宗族和亲戚的**或过失,而加以攻击。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同姓的亲人叫做宗,异姓的亲人叫做亲;虽然亲戚关系,有远近亲疏的不同,其实都是我所应该关切的人啊!应当以亲爱忠诚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若是遇到了患难,应该要共同的来承担;遇到了困难缺乏的时候,应该要及时的予以接济;家丑要互相的掩藏,外侮要共同的抵御;怎么可以彼此互相的争夺,连一点点小事,也在锱铢的计较;甚至还彼此互相的倾轧,伺机攻讦报复。俗话讲:‘折断树枝,会伤到树的心!砍断树根,就等于斩断了树的脉啊!这句话值得大家警惕。
太上感应经上讲:刚强不仁。
他的意思是:气质刚强性情火爆的人,他的待人接物,就不能够仁慈温和厚道啊!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孔子所赞赏刚毅的人,是因为他的意志坚定正直,而且又讲道理的缘故;而太上所教戒的刚强之人,是因为他很容易就动气发怒的缘故啊!中医称痿痹之症,叫做不仁,就是因为这种病症不知道痛痒。喜欢刚强动气发怒的人,待人接物的时候,也就不知道痛痒了;都是带著杀机,这就是俗话所讲的铁石心肠,这种人怎么能够仁慈呢?然而刚强到了最后,没有不被摧毁折断的啊!若是能在吃过了几次大亏之后,而渐渐的转化为柔弱,这也就是他的万幸啊!
太上感应经上讲:狠戾自用。
他的意思是:性情凶狠暴戾,而且又喜欢刚愎自用,自以为是。
我分析给你们听听哈:凡是一个有智慧的人做事情,就会懂得如何用人;而没有智慧的人,则是全靠自己来做;须知愚笨的人,自用尚且不可,更何况是凶狠暴戾而又刚愎自用,那就更糟糕了啊!
佛说:‘凶狠暴戾的人,就像恶劣的坏马一样,很难加以调服;人若是凶狠暴戾,就很容易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肯服人了。因此也就没有益友和善知识来亲近他,更没有人愿意告诉他做人处事的大道理了。所以一个人会去造恶招怨的原因,没有比这个更严重了啊!关于这个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们听下,看看有啥想法:王安石是宋神宗皇帝时的宰相,为人喜欢猜忌怀疑、嫉妒又刚愎自用;而且还排挤忠良,欺世盗名;甚至胆大包天,毁谤圣贤,居然还敢厚著脸皮以圣贤自居;王安石刚当宰相的时候,还能够和当时朝中的贤人君子和睦相处;后来因为他推行的新法,朝中的贤人君子未能够认同,因而起了争执,王安石就排斥他们,甚至把他们贬官放逐到远方,他的儿子王雱甚至说出了:‘只要把韩琦、富弼的脑袋砍下来,新法就能够顺利推行的这种话,那么其他的就更不必说了。后来因为攻击王安石新法的人愈来愈多,而他的言行,却是更加的骄傲、凶狠、放纵、怪异了。并且说:‘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这种狂语。这时候,他的罪孽深重,已经到了恶贯满盈的地步;他惟一的儿子王雱,背部突然长了毒疮,年纪轻轻的就夭折了;王安石非常的伤心,就向神宗告病,请辞宰相的职位。后来神宗也开始讨厌王安石,就免除他宰相的职位。王安石这时候,失去了皇帝对他的宠信,悲哀自己的独子早死,不能够传宗接代,而自己的狠戾不仁,倒行逆施,招到了百姓的厌恶和诅骂;以前被他所排斥放逐的贤人君子,也都相继的掌权施政,并且把他所主张推行的新法全部废除了;王安石因而感到十分的惭愧,惊吓恐惧而死。
太上感应经上讲:是非不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