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材料选择-《材料为王》


    第(3/3)页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我们对影响机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了详尽的总结,归为三大类,十八个方面,两百一十九个具体细节。

    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多,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只有两个方面:材料、传动系统。

    像主轴、床身、刀具,主轴转动产生的颤震、床身的震动、刀具的质量,除非使用更高级的材料,无法对其进行技术升级。

    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这些不涉及材料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改进传动方式、控制方式的方法来予以改进。即便不能完全断绝由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却能大幅度减轻影响的程度,使得设备加工精度获得重大提升……”

    这些内容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都不需要照本宣科,脱稿就可以口述。他说的话很平实,坐在下面的几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老师傅也能完全听懂,董老他们长期从事材料制备,和他以前的工作一样,对设备本身也非常熟悉。

    大家都听得很专注,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材料,由于精密制造的特殊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以释放材料内应力。

    现在机床制造业普遍的做法,是将床身放在露天空地上,经过两年左右的风吹雨淋,通过自然温差变化,使之释放内应力。这就像古代造船,先将木料陈放两年,使之内部干燥变形完毕再用于制造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耗时太长,遇到特殊需求时,无法马上拿出合用的床身部件。

    目前国际上在探索专门的预处理方式,如埋入地下半年、浸在海水中、采用震动波加速内应力施放等。但对比下来,这些处置方案还是不如静置两年效果好……”

    “这就是说,我们就只能用现有的机床进行改进?”高国皓插话道。

    “不,床身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极大,既然要有效提升精密加工水平,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突破!”郭逸铭用不容置否的语气,坚定道。

    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小郭,你这不是矛盾了吗?”相处这些时日,几位老师傅和他也很熟悉了,“你又说内应力释放要很长时间,又说要对床身材料进行升级,那我们难道还要等两年,再来做这个技术改造?”

    “当然不要两年,我们马上就可以做!”郭逸铭笑呵呵道。

    何师傅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探探他额头,又摸摸自己脑门,纳闷道:“小郭,你没发烧吧,怎么说话颠三倒四!”

    郭逸铭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别人以为他在发神经,他只好解开这个谜底:“用钢材做床身,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来释放内应力。但如果不用钢材,而是其他材料呢?”

    “其他材料!”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但随即便陷入沉思。其他材料,除了钢材,还有什么材料比较适合作为机床床身。几位老师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层次却有些欠缺,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也就算了。董老他们却是绞尽脑汁,想从记忆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

    “小郭,你就别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材料,比钢材还好?”何师傅等得不耐烦,大大咧咧问道。

    “这个材料吗……”郭逸铭还想让大家再多想想,但看到何师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连忙开口揭穿谜底,“我选择的材料,是大理石!”

    “大理石!”

    董老等人猛然抬起了头,一齐惊呼。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