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646章 吕布继位,荣登九五 第二位是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郑和宝船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事迹。 在明成祖发动靖难之役后,郑和以太监身份,受命祭祀朱棣的乳母冯氏。 据《明史·郑和传》等史料记载,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但未言明具体的立功事迹。 而后, 深得成祖信任、同时具备航海、军事才能的郑和,便开始了他的航海之旅。 …… 第三位,一人灭一国的大佬王玄策。 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遣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天竺。 恰逢中天竺王戒日王驾崩,国中大乱,其大臣阿罗那顺趁机篡位。 你说你篡位就篡位吧,招惹这尊大神干什么?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 篡位以后, 阿罗那顺不但不对以王玄策为首的大唐使团以礼相待, 还因为贪图各国进贡给大唐的贡品, 杀了使团中除了正副使两人以外的所有人。 王玄策和蒋师仁也被关押起来,这又是个体现智商的细节之处,你说你抢都抢了,人还能放过你是咋?要不就别抢,要不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不杀,非得给关起来,这人可真贱啊! 数日后,趁看守士兵打盹之时,王玄策与蒋师仁逃出生天。 要是以正常人的思维,这时候肯定得马不停蹄的返回大唐吧? 但王玄策就不是正常人,这大神直接跑到大唐的属国泥婆罗国借了七千骑兵,又去唐太宗的女婿吐蕃国王松赞干布那借了一千二百精兵。 八千精兵在手的王玄策自任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二话不说便带着这八千余士兵攻向了天竺。 这就好比现代的什么呢?用个不太恰当的比喻,那就是挨揍之后带人找场子。 发兵之后, 王玄策只用了三天时间便攻破了镈和罗城,斩首三千余。 见势不好的 阿罗那顺慌忙逃窜,弃国投奔东天竺, 在东天竺王尸鸠摩处借来了援兵。 借来援兵的阿罗那顺信心满满、仙气飘飘的对王玄策开展了反攻。 结果阿罗那顺却又让王玄策给胖揍了一顿,还被王玄策的先锋蒋师仁给生擒了。 此役俘斩敌人数以千计,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阿罗那顺的妻儿老小一个都没跑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