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五二章 石阡的民族村寨(二)-《希望与图腾》
第(3/3)页
过了那石板桥,导游黄桂蓉说道:
“吴总,我们走了一段路,是不是有点渴了?想不想喝一口山泉再继续前行呢?如果想的话,下面我带大家去喝‘天福井’的甘泉吧!天福井由民众集资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井水从龙舌状的水孔中流出来,经两口露天井再流向远方,泉水清凉甘甜,从不浑浊,也不枯竭,泉水养育了这里的人民,当地老百姓曾经有这样一个说法:天福井的井水会给你带来六大好运:添福、添寿、添运,升官、发财、泡妞,各位可一定不要错过哦!”
吴总一行真的人人都尝了一口天福井的井水后,便跟着黄桂蓉沿着山路,进入了古寨。导游黄桂蓉介绍道:
“古寨坐东北面西南,依山而建,其整体布局为“寿”字形结构,所有巷道均为青石铺就。暗蓝而溜光的青石板路古朴狭长,几百年来一直躺在这幽深静谧的古巷,没有怨言,没有呻吟,送走古人,迎来今人。在青石板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瓦木屋,都是明清建筑,在这样一个大寨里,没有一栋砖房,更不用说现代装饰材料。家家户户的木窗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或梅花、或蜻蜓、或蝴蝶、或喜鹊,全是吉祥物,表现了村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门和香龛上的对联与其他乡村迥然不同,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诗书堪称精品,且看周正典家由他自撰的香龛的对联为:清晨朗诵尧夫句;静夜恭焚闻道香。堂屋中柱对联是:做明白人在倘佯中保留正气;作平凡事于关节处乃有典型。‘正典’二字嵌入对联,十分自然而巧妙。周正典在现今的石阡知名度颇高,曾经在县直某部门供职,不仅诗书有大家风度,且打得一手好算盘,他能将算盘顶在头上,左右开弓十分娴熟地拨弄珠子,而且分毫不差。
“楼上古寨不同其他村寨的地方还在于他的房屋格局,‘歪门斜道’是这里的‘一怪’,也就是各家各户的龙门歪着开,青石板古巷斜着走。歪门四合院据说是以前大户人家财不外露的体现,并反映出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不夸张、不张扬、含蓄平实的个性,随处可见的、永远歪着开的‘八字’龙门,始终不渝地等待着远方客人的到来,整个古寨展现出一种宁静、详和之美!
“古寨中还有一座特色民居,明代马桑木古建筑,这是楼上最古老的民居之一,始建于明代中期,据说是用马桑木修建的,清咸丰十一年(1862年)被苗教烧毁房屋时有幸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大家都知道:马桑木是一种不易燃烧的木材,且非常矮小,所以这座古居看起来给人一种空间很矮的感觉。”
(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