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帝王,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首先就是要冷静地判断事情的得失,而不是放任自己的情绪吞没自己的理智,很明显康熙在这一点上从来都做得很好。 “皇帝既然明白,对付安亲王一事就得从长计宜,毕竟他不是鳌拜,光是罪名就能罗列一堆。”太皇太后想了想,发现比之鳌拜,安亲王做事实在是太过谨慎,即便有越矩之事,那定然不是他出头,单凭这样的手段,岂是鳌拜这个武夫能比的,若是没有意识到还罢,一旦意识到,不管是皇帝,还是她自己都不可能再继续放任安亲王。 太皇太后虽然好猜疑,偏好科尔沁,甚至私心里希望后宫永远都是科尔沁女人的天下,但大事上她并不糊涂,遇上这种事她自然是偏向康熙的,就算她已经老了,可这里外她还是分得清的。 康熙坐在一旁,脸上透着一丝深思,沉吟片刻才道:“老七之事虽然瞧着有几分巧合在,但是事情没有安亲王的允许,安亲王福晋也不敢这般大胆,说到底,安亲王此时同鳌拜的选择无异,都是仗着手中有军权,军中有威望,而朕还需要用他们,所以他们就敢于视朕于无物,更想借此同朕博弈,让朕不得不对他们退让三分。”康熙说这些话时,牙关紧咬,愤恨至极,可以说康熙本人最痛恨的就是被人要胁,当年若不是鳌拜得寸进尺,罔顾尊卑,康熙还不会那么快对他下手。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闻言都忍不住皱起眉头来,想起当年鳌拜还在时的寸步难行,她们也是心有戚戚焉。回想过去的艰难,太皇太后看向康熙的眼神也恢复了原来的柔和,眼底也不再暗藏心机和算计,这让康熙心里也颇为眷恋,毕竟这一路走来,他们祖孙俩相依为命的日子占多数。要不是太皇太后一直逆着康熙的意,勉强于他,康熙绝不会同她走到这一步的。再有先帝的事情,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他倒是想忽略,可事实的真相宛若芒刺在背,让他怎么也忘记不了。 康熙如今已经不是那个需要别人牵着手往前走的小孩子了,他已经从一个孩子长成了一个合格帝王,一般只要太皇太后的要求不涉及江山,他还是可以忍耐太皇太后对他时不时地要求和算计的!反正他还年轻,等得起,可若是要求太过,那也就怪不得他出手了。 祖孙二人各有心思,但在这件事上却难得地保持着一致的想法,不过就算两人暂时都放下了疑心,但是日后还是免不了要因为各自的立场而算计对方。 等康熙从慈宁宫里出来,便直接回了乾清宫,太皇太后的意见还是不错的,至少在针对安亲王一事上起了不小的作用,康熙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调整,然后将对付安亲王的计划直接提上案呈。 若说之前他还想着慢慢来,那么现在他已然是下定决心要打压,甚至是铲除安亲王的势力。若安亲王聪明,他或许还会给他留下一丝生路,毕竟顶着这仁君之名,做事太过决绝,会引起不必要的反弹。 康熙这边还没有任何的举动,安亲王府里的岳乐得到消息的瞬间,那是直接惊得他连手上的茶盏直接掉在地上了都没有注意到。原本他还想着这次的事情就算引得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忌惮,但忌惮归忌惮,只要皇上还用得着他就必然不会这么快动他,谁知戴佳庶妃突地早产,七阿哥还生而有疾,他就知道自己这次怕是再劫难逃了。 若说仅只是挑唆嫔妃争斗这种事,太皇太后也好,皇上也罢,都不可能就此事对他大动干戈,可是现在有一个皇子阿哥因为博尔济吉特氏的举动生而有疾,那就是给皇室蒙羞,是实实在在地打了皇上的脸面,甚至是整个皇室的脸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