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苏麻喇姑有心相劝,无奈太皇太后就跟魔怔了一般,总是跟后宫得宠的嫔妃过不去。这种举动一次两次的没什么,次数多了,康熙怕是要心生不满了,特别是在她感觉到康熙对太皇太后的态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之后,就更担心了。可惜她的一片心意无人理解,太皇太后听不进劝,康熙又不肯再行退让,以至于情况越来越糟,但这祖孙俩却跟较劲一般,谁也不曾理会,各自朝着自己的方向一路往前,使得距离越拉越大。 太皇太后跟没察觉到苏麻喇姑的担忧一般,声音幽幽地道:“苏麻,你说皇帝是个什么意思?他先是不听哀家劝告,一意孤行宠爱卫氏、乌雅氏这些奴才,现在又偏宠于昭嫔,哀家为此表现出不满,皇帝却好似没有看到一般,你说他这是在向哀家示威,还是有心平衡后宫嫔妃之间的关系,拉昭嫔出来当靶子?” 太皇太后思前想后,总觉得皇帝对这昭嫔不一样,从入宫到现在,先不说那些恶毒隐秘的算计,就说这位份,平日里皇帝对于位份可是相当吝啬的,若是没有什么具体的功劳他可是轻易不让人晋位的,可遇上这昭嫔,虽说事出有因,可她总觉得这里头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情夹杂其中。 苏麻喇姑心中一惊,以她对太皇太后的了解,论起疑心病她可丝毫不比别人差,甚至比之别人来得还要严重几分。对于昭嫔,她自然能看出康熙对她的几分不同,但她一直认为这是因为昭嫔救驾有功,康熙才会对她眷顾几分,再说了,就得宠而言,卫常在可是独占鳌头,无人可比。想到这里,苏麻喇姑思索了片刻才沉吟道:“格格说的什么话,与其说皇上在向格格示威,倒不如说皇上是借此敲打后宫诸位嫔妃,毕竟近来后宫动静不小。依奴婢看,这昭嫔能得皇上眷顾,原因大概是在于她的救驾之功以及皇上对六阿哥的重视,毕竟皇上子嗣不丰,几位阿哥年轻尚小,多重视几分也在情理之中。” 太皇太后听了这话,心中一思量倒也觉得在理,之前她暗地里动手使得卫氏小产,地龙翻身时乌雅氏又小产,之后宫里出生的就只有这六阿哥,皇帝会在意也是理所当然,至于现在怀孕的戴佳氏,还没生产,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是男还是女。 这么一想太皇太后心里那口气也没那么堵了,对昭嫔的成见也没那么深了,毕竟在昭嫔之前,卫常在和乌雅氏等人也非常受宠,特别是太皇太后怎么都看不上的卫氏,所以两相对比,再有苏麻喇姑在一旁劝说,太皇太后也算是暂且放过此事了。 苏麻喇姑见太皇太后不再纠缠昭嫔得宠的事,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太皇太后和皇上祖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她真的不希望这两个对她来说就是全部的人最终走到短兵相见的地步。 若说太皇太后是她付出一生的主子,那皇上对于她来说是倾注一腔母爱的唯一寄托,这样的两个人对她而言,真的是缺一不可。但是明明应该是关系亲密的两个人,最终却越走越远,这让她觉得难过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太皇太后放不下科尔沁的利益,总想着让科尔沁的女人来掌控后宫,她的想法虽好,却忘了这天下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不是科尔沁的天下。之前先帝的悲剧还不能让她醒悟,可现在的皇上却不是先帝,他行事更为果决,会酌情退让却不会一直退让。 如此一来,祖孙二人除非有一人打消念头或者一直退让,否则两人之间的关系会持续恶化,这让她无比担心。至于后宫这些嫔妃,她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喜好,可以说只要康熙喜欢,又没有太大的问题,是谁她倒不在意,可惜太皇太后却容不得后宫嫔妃风头太盛,甚至是独占圣宠! 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能得皇上宠爱,自然风光无限,好似一切都手到擒来,但是风光的同时也碍了太皇太后的眼。 历经四朝,太皇太后在宫内外的势力何等强大,可以说从满清入关开始,这大清后宫就一直掌控在她手中,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份控制早已从宫内蔓延到了宫外,即便经过康熙的数次清洗,那也仅仅只是略有损失,并未伤及根本,所以别说对付一个嫔妃,就是针对皇上,那也是能让对方吃尽苦头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