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真相的分量(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1/3)页

    第三百零四章真相的分量求全订

    蛮夷和华夏之间的文明差距,就在于,在看到同族受到侵害时,是否会自然的产生同理心。

    已经树立起完整的社会伦理关系的华夏人,在面对同族被处以极刑的时候,至少会本能升起一丝狐死兔悲的同情。

    但是对于社会伦理还处于雏形懵懂的扶余人眼中,无非就是换一个统治者而已,因为他们对族人的观念还十分淡薄。

    乌青王用敲碎娄王玄菟王的头颅,这种粗暴残忍的手段,除了清除娄王和玄菟王的影响力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权力继承仪式。

    王诩之所以如此宽恕乌青王,放任他去处理扶余俘虏,就是参照了后世一个叫做康德nn的殖民方式。

    最擅长奴役的奴役者,永远是本民族的叛徒。

    乌青王,就是扶余国的叛徒。

    王诩不但要将他扶持成扶余娄族和玄菟族的新王,以后还要将他扶持成扶余国的王。

    而在此基础上,王诩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人力物力,只需要给乌青王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以及淘汰下来的装备,就可以换来瓦解这个已经立足东北千年的古老民族,甚至还能动摇其他两大古族。

    这就是所谓的殖民分化内耗策略。

    补充能量维持生命运转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终极需求。

    乌青王的恶魔效应给予了扶余俘虏们足够的震慑和压力,重新定义了他们应该信奉的祖神应该是玄鸟,并非鹊神,并且将信奉鹊神的人,称之为被恶魔蛊惑的敌人。

    神灵信奉是部落文明的立身之本,也是种族文明的根源,很难一下子就改变。

    除非。

    你给饭吃。

    孤竹军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粮食。

    临走时张唐赠送的军粮加上一路收集的松子野果,猎杀的野味,足以供应孤竹大军每顿都是三菜一汤了,后来攻克昌县缴获了昌县的屯粮,虽然都是戎菽和野菜,但是胜在数量多。

    毕竟昌县的仓库之前是被当做慕漱离转运屯粮的仓库,娄族的畜牧和乐浪的粮食都被积压在这里,足够五万人的大军吃上两个月。

    但是扶余国的屯粮孤竹人还是看不上的,正好便宜了这群扶余俘虏。

    王诩以祖神玄鸟的名义,赏赐了他们食物。

    毫无疑问的换来了这四万多扶余俘虏的信仰。

    对于这种民智未开,还没有解决基础生存问题的人群,粮食就等于信仰。

    而且王诩发现,乌青王确实是个人才。

    若是放在后世,应该也是一个合格的传销演说家,在两顿饭的工夫,就已经拉拢了一大批核心人员,在王诩的马车外面跪拜祭祀。

    最后被剧亢给赶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