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孤竹国的大道理(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而且王诩发现,昌县旁边的河源头是一座大型湖泊发源的,跟之前毫都的未名湖有点相似,不过要比未名湖还要大。

    但是在地图上,王诩还没有找出这座湖的具置,而且周边也没有什么地标山脉,无法确认具体的位置,这样对于找矿源还是不利的。

    不过王诩还是有些多虑了。

    现在鞍山这块地方,真的是一锄头挥下去,就可能挖到矿,翟仇带着人挖渠的工夫,就挖出了铁矿。

    不到两米深就挖出了矿,应该是地表矿源了,附近比较有名的地表矿源,应该就是大孤山附近了,那就要往西走就能找到辽河了,找到辽河以后造船顺流而下到营口了。

    “还走河运快一些啊。”王诩洗干净一块拳头大的金矿,扔给朱家。

    朱家捏了捏金矿“这里的矿石质量要比朝歌附近的金矿要好。”

    “当然,这里以后是孤竹的矿乡。”王诩笑了笑“要不是这里距离襄平太近,这里是最理想的殷都建设地点。”

    “虽然襄平周边都是平原丘陵,但是接连燕山长城,加固长城,然后引辽河水横贯东面,在上面设置水军,大秦就算倾其全力来攻,也难有寸尺之功。”朱家说道。

    “水道之术不可擅动,尤其是辽东的水道。”王诩摇摇头“可惜没有水利大师,墨家有没有这样的高手?”

    “郑国。”朱家笑道。

    “就是那个骗秦政修郑国渠那个?”王诩微微挑眉。

    “韩非与郑国为同学,以为遣郑国来疲秦能够耗空秦国国力,但是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之后郑国羞愧,要溺死在郑国渠中,被秦王劝下,最后留在宫中被墨家吸纳。”朱家笑了笑“不过郑国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的学术弟子都在墨家当中。”

    “有没有李冰父子的学术?”王诩问道。

    “李冰父子学术为秦国机密,而且李氏有一门,专门钻研此术。”朱家有些遗憾的说道“若是论起治水,李冰父子堪比夏禹,但是疏通之法,郑国当仁不让。”

    “我知道你着急让我把墨家人救出来。”王诩笑了笑“但是这件事情苦难程度你心知肚明,着急不了。”

    朱家尴尬的笑了笑。

    “早知道应该把徐夫人带着的,至少能够快速辨别几处重点矿产。”王诩喃喃道“对了,明日起,让大军向西直走一直探查到辽河乃还。”

    “遵命,不过听乌青王说,周围很可能有一个数万之众的扶余大部,还是先加强防式吧。”朱家建议到“正好大帝可以再次多休息几天。”

    “怎么?又不催我回去了?”王诩哑然失笑。

    “急不得,急不得,还是以大帝安危为重,大帝最近确实瘦了。”朱家讪笑道“对了,刚才斥候还发现了一处热泉,我派人清扫一番,大帝可以去解解乏。”

    “可算有件顺心的事儿了。”王诩挑眉笑道。

    虽然已经接近炎暑,但是泡温泉依旧是最好的解压方式,鞍山地区矿产丰富,自然温泉丰富,朱家带着神奴护送王诩到了泡温泉的地方后,王诩终于卸下了快一个星期没有下身的甲袍了。

    近三十斤的重量在身上消失,让王诩有一种解脱感,整个人都要飞起来了,尤其是泡在温泉中后,泉水疏解了他这么长时间以来绷紧的神经元,不知不觉竟然睡着了。

    “大帝,串儿烤好了。”剧亢拿着托盘从山洞中走进来。

    “嘘,小声道,大帝睡着了。”朱家笑着拦住他,接过托盘里串着木签的肉串,抓起一把鹿肉串就吃了起来。

    “这是大帝的。”剧亢一惊,虽然他不喜欢伺候人,但是规矩还是懂的,这是君王的食物,要是没有君王的允许,就算是扔了旁人也不能擅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