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既粮满仓溢,却遍地饿殍(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恰好,王诩从六七岁的时候,就相继读过这几本书,还有被成为鸡汤始祖的《羊皮卷》,之后因为学习考古专业后,发现了这几本书确实有可取之处,但是依旧没有接触到最深处最本质的规则。

    考古学的特点就是,它不会是单一专业,如何考据确认一个文物,需要用到科学鉴定,历史学,生物学,气候学,地质学,艺术学甚至手工学等多种学科,你都要了解考据一些,才能够最终下结论,而且这个结论,有时候还不是定论。

    所以对于一个考古专业者来说,知识面是最散碎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接近本质规则的。

    因为当阅读大量历史,生物,气候,地质,艺术学资料之后,纵观人类历史上下万年,会发现一个亘古未变的道理。

    叫做‘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因为这个世界的本质规则,从未变过,变得只是表层的物质而已。

    所以王诩一直保持着一个矜持的状态,不敢也不愿意干涉历史的进程,只求自保后慢慢寻找回去的道路。

    因为王诩知道,这些规则是无法改变的,除非让文明回炉重造。

    但是似乎老天刻意为难他,一双无形的大手将他往历史的中心上推,这让王诩真的有点头疼。

    一个相对偏远蛮荒的燕国君主都有如此觉悟和战略目光,更别说基因更加优秀的其他五国余孽和秦始皇了。

    王诩真的是一点也不想跟他们有太多的接触,如果让他选择,他更愿意带着人从蒙古绕到西域去,至少那边的国家都比较‘淳朴’。

    这不到两个月时间,跟王贲,荆轲,燕王喜,石生和张唐这几个人打交道,让王诩感觉比之前带着孤竹残老们筚路蓝缕还要心累,这对于一个以前只跟死人和死物打交道的考古学者,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荆轲是间谍这个可能性王诩在后世看过相关的脑洞,所以并不太意外,意外的是他本名任嚣。

    石生背后的方仙道势力神鬼莫测的,尤其是在辽东竟然有根据地这件事情让王诩后背发粮。

    燕王喜本来以为是个刚愎自用的昏君,没想到竟然能够在二十年前就看清了天下大势,而且愿意把堵住压在一个尚未出生的孩子上,不惜掏空了燕国两代人口生产力,这份魄力觉悟和决然,就让王诩头皮发麻。

    张唐虽然刚接触,但是从言谈中也能听得出,是一个有底气的老不死,即便和中原失联了二十年,但是却给人一种若是回到中原依旧能呼风唤雨的大奇葩。

    这些个连九九乘法表都不会被的古人,怎么一个个都这么可怕?

    “烦。”头疼的王诩轻喝一声,许久没有说的普通话脱口而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王诩一声轻喝吓到了旁边的仇珠儿等人,连忙放下饭碗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

    “没事,有虫子,起来好好吃饭吧。”王诩缓了口气,让仇珠儿等人起来,皱眉看向门口,让翟仇和朱家去清点粮仓,怎么现在还没回来?

    王诩敢准备叫人去传,赤着上身满身大汗的朱家就进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