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似乎很迷茫。”荆轲眯起眼。 “可能吧。”屠檀轻叹一声“他们争了九百年,到底在争些什么?” “何止九百年?”荆轲轻嗤一声。 商山,四季望之,无地不佳,千峰掩映分晴霭,万壑纵横捧霁颜,被誉为商颜第一名胜。 此地因遥望呈一个商字,因此得名,殷商之名也源于此,所以天下商字,出商山。 这里是商族绵延四五千年的发源地,曾经为商朝第一都商丘便建在此山之下,而商山也是养育了早期商族先民的母山。 经过数千年的沧海桑田,漫山的野兽早已被屠戮殆尽,只剩下多年前被商族圈养驯化的动物。 孟子滕文公中记载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 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当是时也,禹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 意思是尧帝时期,天下洪水,野兽比人多,甚至都威胁到了人类的栖息地,尧帝治水,舜帝使火两者安天下,驱逐野兽,才得以让天下人喘息繁衍。 上古夏商时期,整个华夏大地还是野兽比人还要多的时期,而且因为环境变化,让人类生存环境更加恶劣,所以这个时期各个部落的人类才会联合起来,一同抵御自然和野兽的灾害。 所以才有了帮助大禹治水的契,伯益,后稷等人,这三人也就是商朝,周朝和秦朝的祖先。 那个时候在中原黄河流域还处于r带气候,尤其是在殷商时期,从殷商墓葬和遗址中挖掘出大量具有r带气候性质的哺乳动物骨骼,其中以大象,犀牛,鳄鱼这种后期在中原绝迹的动物为主,在夏商时期,黄河流域基本上还是大象犀牛鳄鱼繁衍的地方,所以在商朝青铜器和甲骨文中,经常见到以这三种动物形象出现的图腾铭文。 其中还有一种,是被称为兕s的野兽。 兕,如野牛而青,象形。说文 山海经记载为: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 后人多把兕当成古代的犀牛来看待,直到在殷墟中挖掘出一种巨大动物的头骨,为独角,如牛头,兕的真身才有了新的争议。 那就是后来被明明为圣水牛的一种早期灭绝的水牛,这种水牛可能就是独角,而且身材体重超过一吨,十分庞大,生活在早期商朝,因为商朝早期的青铜器纹案有一些就是以这种圣水牛为原型。 因为圣水牛是商朝早期主要驯化的畜牧之一,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圣水牛几乎绝迹在中原大地上。 但是在商山中,是有圣水牛存在的。 此时尉缭所乘骑的就是一直圣水牛,体型庞大的圣水牛驮着似乎已经睡着了的尉缭沿着山道,在晨雾蔽目的山林中如履平地。 等到尉缭再次睁开眼时,已经被圣水牛带到了商山一处平静如镜的湖泊旁边,一个月白色儒袍的儒雅男子坐在湖边巨石上,手持着一根用翠竹做成的鱼竿在垂钓。 不过他的鱼竿,只有鱼线,并无鱼钩。 不过他也不是学习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的鱼线上绑着一块拳头大的猪肉。 男子旁边还趴着一只纯白的飞禽,与普通山雉不同,这只飞禽体型堪比孔雀,羽毛也更加浓密,尾羽不长,但是却十分标志。 如果王诩在,应该能够认出这是一支应该灭绝多年的马鸡。 尉缭从圣水牛身上下来,拍了拍它的独角。 圣水牛硕大的头颅在尉缭怀里蹭了蹭,然后闷哞一声,摇着脑袋向着湖泊中潜去,掀起整片湖泊的涟漪。 “唉,先生为何饶人清钓?”儒袍男子看着荡漾涟漪的湖面,无奈的摇了摇头,把鱼竿上的猪肉解下,喂给身边的怪鸟。 “钓了十三年,一无所得,荒废了最好的年华。”尉缭有些恨铁不成钢的坐到男子对面,解开身上的青铜葫芦喝了一口里面的酒。 “何为荒废?”儒袍男子莞尔一笑,尽管貌似年少,但是眼角的鱼尾纹依旧暴露了他的年纪“先生当年出山入秦之时,也刚是晚辈这个年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