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来自孤竹,我们回来了(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二十五万大军,不知所措,确实算得上是一个迷案了。

    而恰好,周武nn刚攻下朝歌,连登基都不敢,先封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蓟国在辽东,按照礼仪,他还未登基,这是僭越大罪,但是各大诸侯,甚至连微子启等人都默认了这个蓟国的存在。

    王诩从墨壬口中了解的孤竹国历史,就与这个蓟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因为这个蓟国,就是当年攸侯喜率领的那支王室军。

    攸侯喜被姜尚策反,等到周武王攻破朝歌之后,攸侯喜与王室军中帝辛的嫡系展开了内战,最后剩下十几万人,被封蓟国,而周武王将他封在蓟国,就是为了让其与后来肯定会勤王西下的孤竹大军再次内耗。

    因为商灭的太突然了,内鬼加外贼,将商灭的消息几乎都控制在中原商丘附近,根本传不到偏远的孤竹。

    等到孤竹接到商朝灭亡,准备出兵勤王的时候,已经多年以后了。

    但是孤竹君伯夷依旧发兵西进勤王,即便这个时候帝辛早就化成灰了,伯夷在西进的路上与蓟国攸侯喜的大军发生了大战,一番苦战之后,伯夷还未攻克蓟国,同时也遭遇了率军前来的姜尚大军。

    姜尚和攸侯喜与伯夷苦战,最后孤竹君伯夷与大巫叔齐战死首阳山,重挫了周军,周武王和姜尚畏惧孤竹,将召公从召地岐山西南改封于燕防止孤竹西进。

    后来燕国发展了三百年,才吞并蓟国,然后想去攻打孤竹,却被孤竹国的方国山戎骚扰不堪,最后找来了齐桓公,把山戎和孤竹国一起灭了。

    如果不是孤竹国当年为了西进勤王报仇,耗空了孤竹的国力,三百年也没有缓过来,齐桓公东伐很可能折戟在燕山。

    当然,这个是王诩从墨奎口中得来的故事,墨奎作为孤竹后人,自然立场是在孤竹国这边,而且孤竹国亡国这么多年了,这些故事并不是史s载,而是历代国君口口相传,难免有了很多变动。

    所以王诩准备找燕王喜聊聊,听一下他的故事。

    孤竹国和蓟国这件事情,与燕国的国史息息相关,所以燕王喜不可能不知道。

    燕王喜是王诩见到的第一个古代正经君王。

    即便是来自后世,王诩对于君王这个特殊的身份人群,总是有很多想象。

    历史中的君王跟后世的领导还有些不一样,领导们都是选拔上去的,不管政绩如何,至少都是有学历的,领导服众的手段,是利用资历。

    但是君王服众的方法,除了身份之外,会不会有点其他的东西,是王诩作为一个后世人最为好奇的。

    王诩印象中的燕王喜自然不会是一个明君或者贤君,几乎可以算作是昏君了,但是从他的事迹来看,燕王喜还是有点想法的君王,虽然可能能力是真的不够,从他执意趁着赵国长平战败,想去偷城这个举动来看,至少还是有点作为的。

    可惜能力不足,加上遇上了李牧和廉颇这样的名将。

    而且后期都被赵国打残了,还愿意让太子丹乱搞,可见确实是想做点事情的君王,当然,也可以形容成喜欢搞事作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