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荆轲满脸坦荡,王诩微微挑眉,心想此人果然是心思沉稳的有些可怕,心理素质这么强,怪不得能够忽悠的屠檀这个专业间谍都找不着北。 “先生不像是看重名利恩赏之人。”王诩眯着笑道。 “在下只是一介俗人,即便不看重名利,也还有其他牵挂的东西。”荆轲轻笑着摇摇头,目光看向朱家笑弯的眼睛中闪烁着异色“朱先生,是要搏一下?” “久闻赤犬卫卫尉剑法出众,秦nn十三年,秦赵僵持,悼襄王逝世,秦王派遣秦大将桓齮攻赵,两军向僵于平阳,赤犬卫护送王远赴赵地督军,遭秦内奸泄露王驾行程,李牧使赵将扈辄统赵边骑截掠王驾,赤犬卫千骑抵万敌,护佑秦王坚持到王翦回援,赤犬卫卫尉贯颐奋戟,斩首无数,赵军无不胆寒,退避三尺。”朱家看着荆轲缓缓说道。 “秦王如此信任先生,连王史都愿意给先生看,先生此举不忠。”荆轲笑眯眯的说道。 “能够让朱家看到的王史,定然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朱家轻笑道,腰间宝剑已经出鞘一寸“但是先生在史记中神勇无敌的形象,让朱家神往不已,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讨教一番。” 荆轲微微仰起头,视线穿过朱家的头顶,看向作壁上观的王诩“既然朱先生知道,王上只让你们看到他想让你们看到的王史,就不好奇背后的故事?” “愿闻其详。”朱家微微皱眉。 “秦王十二年,吕不韦卒,王上二十有四,执掌朝政,韩非入秦上书王上,先伐赵,后降韩,王允之,遣大将桓齮伐赵,秦赵两军相持不下,时秦王十三年,赤犬卫得到消息桓齮叛秦通敌,王不疑,亲自率军前往督战,大将王翦压阵后援。”荆轲目光仰视王诩,话似乎在问朱家。 朱家眉头紧锁 “以君王己身为诱饵,秦王好大的气魄。”王诩轻叹道。 “帝君能理解吾王?”荆轲挑眉笑道。 王诩不答。 “朱先生看到的王史,是王上刻意弱化过的,就是不想让这段历史让人知晓,毕竟桓齮,对大秦有功。”荆轲轻叹道“王上为了维护桓齮最后的形象,甘愿放弃这段能够名垂青史的圣君形象,为何在朱先生眼中,却如此不堪?” 朱家面无表情的摇摇头“是朱家不堪,并非秦王不堪。” 荆轲看着朱家笑了笑“在下知道,墨家于大秦之功,高过武安,盖过王氏,但是朱先生不要忘了,秦王待你不薄。” “先生多说无意。”朱家摇头冷声道。 “你们这些百家之人,真的一点人情都没有吗?”荆轲有些不解。 “你手持之剑,非我口中之义。”朱家摇头说道“在下从未说过秦王,甚至秦王室一句坏话,只是我们并无君臣关系,也无朋党之谊。” “好。”荆轲大笑着点点头,抬头看向王诩“帝君可曾听到?” 朱家脸色一寒,怒视荆轲。 “朕与墨家的事情,就不劳烦荆先生操心了。”王诩朗声笑道“朕还是想听听,秦王的丰功伟业。” 什么叫专业,什么叫心腹,现在王诩算是看到了,荆轲在这个时候,明知道已经挽救不会墨家出逃的事实,但是依旧要挑拨墨家与孤竹的关系。 得不到就毁掉的典范啊。 能够培育出这样的心腹重臣,嬴政,确实担得起那千古一帝之称。 在王诩所知的历史中,嬴政一生中上过三次战场,第一次就是刚才荆轲所说,秦nn十三年,公元前235234年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