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个人做完一件事情,然后转头来告诉自己,这件事情的意义,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中,会让人类空虚的精神得到一种满足。 是一种人活着的真实感。 在王诩塑造的孤竹仪式中。 第一个觉醒仪式感的,就是屠檀。 因为屠檀是已经受到过大秦仪式熏陶的大秦人,在大秦仪式和孤竹仪式的冲突下,他觉醒了个人仪式感。 大秦仪式的霸道王权是建立在上古几千年甚至金万年的价值观基础上的,后来又与法家思想集合,像是一柄悬在所有人脖颈的铡刀,让大秦人夜不能寐,不管你是王侯将相,还是黔首黎民,身居何处,都会在午夜梦回中惊醒,因为恐惧死亡,而惊醒。 所以大秦人,从不期待朝阳,甚至希望太阳永远不要升起来,宁可永远沉浸在黑暗中。 因为大秦仪式,是逼着所有人,没有选择的活着。 但是孤竹仪式,是一种柔和的引导,像是父母的手,牵着婴孩一步步长大,虽然孤竹的日子苦,早期用茹毛饮血形容并不过分,但是每个人都在期盼着太阳早点升起来,迎接新的一天。 两种截然不同的仪式,让屠檀心中的矛盾,他在为秦王执行任务的时候和在为王诩执行任务的时候,在下意识的比较中渐渐化作了仪式感。 屠檀知道自己可以为了秦王而死,是感谢秦王的恩遇,士为知己者死,这是义,但是他已经不再愿意为了秦王而活了。 屠檀同样愿意为王诩而死,这是再塑之恩,心甘情愿,但是不一样的是,他也愿意为孤竹而活,这是希望和人生。 在没有得知荆轲身份之前,屠檀还在幻想着,自己为秦王尽忠后,在孤竹的生活。 他很喜欢碣石道的一处浅湾,想要以后再那里建一座房子,与浪声为伴,与海鸟为邻,左依深山,右连朝歌,然后他准备娶一个老婆,一个不需要知书达理,只需要善解人意的女子,然后生一堆孩子,看着他们长大,为大帝所用,然后坐在碣石道的仙台顶,看着孤竹昌盛万年。 他不想做屠睢,不想做以后可能会为秦王开疆辟土统领万军,名垂青史的国尉。 他只想做王诩麾下一个跑腿的司士,足矣。 但是当发现自己相交近十年的好友荆轲,也是秦王卫尉后,所有的希冀都幻灭了,屠檀想起了王诩曾经在私宴上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梦想之所以高贵,那是因为求而不得的美丽。 屠檀从小钻习法家典籍,对道家老黄之术向来嗤之以鼻,尤其是梦想,理想,大义这些东西,在他眼中都是上位者蒙蔽大众的手段而已。 但是在孤竹国,屠檀却愿意相信这些曾经被自己鄙夷的东西。 美梦有多美,在现实面前就有多狰狞。 所以屠檀此去,真的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完成他生命中,最闪耀的仪式感。 他从来没从王诩口中说过,真的想要些什么。 似乎人世间的一切,在王诩这种羡门人物眼中都无足轻重,以至于屠檀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在替王诩工作中获得荣誉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