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新贵族也开始向地主转型,于是让本来还算宽裕的秦国土地,瞬间变得紧俏起来,让秦国土地一度地皮高涨,最后土地紧张到两个阶级不得不主动找秦献公,提供战略支持,让他发动对外战争掠夺其他国家的领土,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于是才有了后来秦献公收服河西之地,打的强魏割地赔款,这些都是强大的利益在背后支撑着。 如何调动国内各个阶级对外掠夺情绪高涨,这一手可以说是秦献公最先玩的,商鞅变法也是在这种基础上,将曾经贵族百姓的掠夺情绪,放大到所有普罗大众身上了。 毕竟,上阵杀敌一人,就可以获得一爵,这个誘惑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是在是太大了。 而且更厉害的在于,根据已经出土的秦简文物表明,秦国战争部分开销是由士兵自己负责的,包括军粮,装备,倒是有点像后来那些寒门供养子弟考取功名,通常一个村的乡亲或者一个大族供养一个人。 一定是有足够大的利益支撑,才会让这些人义无反顾。 毕竟在战场上斩首一级,就可封一爵,一爵赏九亩田,一宅一宅接近1700平方米,还可以兑换成一个年俸禄50石的官职。 这样的誘惑,对于那些衣不果腹,穷的只剩下一条命的黔首来说,不言而喻。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商鞅变法这二十级军功背后的规则有多复杂,数十万士卒,最后能够得偿所愿从战场上活下来,封爵还乡的并不多,大多数一辈子都因为商鞅这盈论法在军营一直当兵当到死,即便是天下一统,解甲归田时才猛然发现,这些年,似乎在给帝国义务服兵役了。 这就是普罗大众的悲哀,也是上位者的狠毒。 想要翻身,真的太难了。 因为不止这些普罗大众,即便是他们这些已经传承几代甚至十几代的大氏族,想要在王室手中讨要一点甜头,都可谓是登天之难。 王氏如今的荣耀和奖励都是灭三国后,秦王从三国国库中拿出一部分赏赐给他们的,不只是王氏,从秦献公之后,所有封君的赏赐,都是如此,而且在不知不觉中,这些封君封侯的氏族也会因为一些事情被牵连诛罪,抄家所得的资产充国库,以补战损。 羊毛出在羊身上。 嬴政凭什么敢倾一国之兵力,派兵六十万让王翦去灭楚? 那是因为他诛灭了吕不韦的派系,嫪毐之乱,受到株连的王室,外戚,客卿,君侯以上人物都多达十余人,君侯之下者不计其数。 王翦他们这支客卿王氏,能够上位,也是因为嬴姓王氏的王陵王龁等人被株连。 细思极恐。 所以在面对这样的事情时,即便是王贲这样的实权在手,一人之下的大将军也依旧选择了沉默,因为他也知道,规则,早就如此注定了。 但是出于人道,他们这些军官还是比文官更加体恤这些可怜的士卒的。 而且这些胡虏也不能充作奴隶带回关中贩卖,一是现在关中缺粮,百姓黔首自顾不暇,根本没余粮蓄奴,二是边外之奴,在秦国是不被允许随意买卖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