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看到秦王如此失态,所有人也莫名的紧张起来。 懵蒙毅点了点脚,虽然知道肯定看不到。 “何为神兵?”嬴政反复看了三遍,最后紧锁着剑眉冷声问道。 “臣不知。”青衫男子摇摇头。 “不知?”嬴政眯起眼,抬头看向殿下百官皱眉道“你们知道何为神兵嘛?” 听到嬴政问题,所有人有有些面面相觑。 神,兵。 这两个字在古代的意义都属于泛禁忌性词汇,因为这两个字能够组成的词,很容易就翻了个忌讳。 事关神,那必然与祭祀相关。 事关兵,那必然与军事武器有关。 那当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就更敏感了。 在场的都是人,至少能够从字面上解析,这个神兵,要么是天神的武器,要么就是天神的军队了。 在这种时候,秦王突然提出这个问题是要做什么? 难道是混了头,准备复殷商旧事,以巫卜占兵事,以策战胜? 所有大夫心中开始莫名的忐忑起来,王绾和冯劫等人更是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在大殿最特殊位置,一个正襟危坐的老者身上,老者有一双妖异的白色瞳孔,让人不敢与其轻易对视。 这是九卿之一的奉常魏辙。 九卿各司其职协助丞相,替君王治理天下,奉常所管辖的就是掌宗庙礼仪,掌建邦之天地、神祇、人鬼之礼,吉凶宾军嘉礼以及玉帛钟鼓等威文物的官员。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职位虽然看似没有什么实权,但是却是地位最高,甚至要超过相邦丞相。 所以能够担任这一官职的官员,一定是要跟秦王室,有着密切关联的人。 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嬴姓毫无疑问在商朝时期就是一个大姓,其中有直系十四氏,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ns、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 其中随着商朝灭亡后,这些嬴姓主流氏族分支也跟着颠沛流离,最后要么消亡,要么就被其他国家吸纳了,同时嬴姓也在发展之中,吸纳一些新的氏族为附庸。 其中魏氏就是其中之一,秦国的魏氏分为两支,一直是大秦穰侯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秦昭襄王之舅,魏冉的家族,但是这个魏氏家族在嬴政的爷爷,秦昭襄王时期因为站错队伍,站在了秦昭襄王的对立面,最后被彻底清理干净了。 而另外一支,则是一直在秦王室身边担任奉常大巫一职的魏氏,这支魏氏是起源于西北秦地的一支部落,因为擅长占卜巫术所以被秦非子赐姓为魏,子嗣世代侍奉秦王室,奉常一官也来源于他们。 魏辙就是这一脉嬴姓魏氏的第二十三代的奉常,除此之外,他也是三朝重臣,如今近古稀,虽然须发花白,但是看似青壮,一身修满怪异图案的袍服穿在身上,在一众玄蓝相间的官服中显得极为突兀,但是却无人敢提意见。 因为平时朝政很少需要动用到奉常部门,基本上魏辙上殿就是充当吉祥物的作用,为此嬴政体恤他年迈,特地给他设置的单独的席位。 但是没想到,今天讨论军政大事,一口无名锅却会扣在自己头上,魏辙缓缓睁开眼,看了眼王绾等人,清咳了两声,准备起身。 “奉常坐着回话。”嬴政开口道。 “多谢王上恩典。”魏辙微微颔首致谢,捋了捋白须“如果大王问的是神界之兵,老臣确实听闻过几样,轩辕之剑,蚩尤之矛,但是这些都是传说,从未有人见其现世过。” “这些寡人也听说过,不过应该不是此种神兵。”嬴政摇摇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