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孤竹国的粮本位(求全订)-《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屯青铜是为了打仗,屯粮是为了吃饱啊。

    虽然目前孤竹国还没有出现货币制度,但是以后若是出现,估计也会是‘粮票’不准备发行货币或者钞票。

    不过这种方式到底能不能行得通,王诩不知道,但是至少现在,肯定能行得通,毕竟还是觉得计划经济的路线是最适合当下发展的。

    所以即便看似有些‘劳民伤财’‘形式主义’,王诩也觉得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在打造族人的三观。

    但是即便有大方向,细致下的规章制度和理念如何,王诩是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毕竟他不是专门研究政法的,所以他十分想要从稷下学宫中抢来一些可用的先贤。

    这个时候的士人要比汉代以后的士人,更加纯粹,也许真的能够打造一批利国利民的政法出来。

    接受李信带来的两千多秦兵的遗民,也是王诩在做的一个新的尝试,看看已经适应了中原制度的人们,到底能不能融入孤竹国的制度。

    在中原制度中,第一重要的是家世,第二重要的是田地,第三重要的是钱粮。

    因为没有家世不清白,就只能为奴为婢,不享受国家法律权益保护,只有家世清白,就算是个黔首才能称之为‘人’。

    第二的田地,以秦国为例,随着商鞅变法,劳动器具的进步,加上奖励耕牛让黔首们能够更多开垦田地,提高产量,而且部分额外的产粮还可以不交税,相当于正当收入。

    第三才是钱粮,虽然在这个时候有钱有粮并非像后世一样为所欲为,但是至少在同一阶级中,有钱人还是可以为所欲为的,至少可以多娶几房小妾开枝散叶,若是走运培养出一个人才,就能祖上冒青烟了。

    而这三样在孤竹国都没有,所谓家世,就是指特权阶级,除了王诩,墨奎,墨怜因为可以‘通神’拥有部分特权之外,即便大司马墨狼每天也得去食堂排队打饭。

    田地的话,因为不需要交税,田地对于族人们没有任何意义,第三钱粮,这个更没有了孤竹国现在可能除了老婆孩子,其他都是共用的。

    就连因为王诩还没有找到丝麻所有没有研究出造纸术,所以连上厕所的厕筹,也都是共用的,用完消毒重复利用。

    当然,王诩在这件事情上是自认特权的,因为他是用丝绸的,所以他也迫切的希望早点让王离去弄点能造纸的东西回来。

    如果这两千秦兵能够适应孤竹国制度和生活状态,那么至少说明王诩现在的方式是具有普世价值和实际效果的。

    不过既然接受了移民,就不能称之为秦军了,王诩将其改名为若木军。

    若木这个名字取自伯益次子若木,也是嬴姓,但是为徐氏,也算是延续了秦国一脉,给他们留个念想。

    李信欢喜的下车,纵马回去转告这个消息。

    王诩巡视了一圈哑儿搭建的养殖方塘,也折返回朝歌了,因为炭火不够了。

    朝歌的王宫是在以前那架木制天子座驾基础上扩建的,王诩因为长期坐镇毫都,这里基本上只有墨怜和小黑虎在住。

    还是没有得到允诺什么时候出兵,王离愤愤的离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