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往日里愁眉苦脸的王家人,从奴仆到主人,今日终于露出了笑容。 因为他们的主心骨,终于回来了! 虽然家主是王贲,但是对于所有王家人来说,王翦老祖宗才是真正的定海神针,只要老祖宗还在,那么就算天塌下来,王家人也怡然不惧。 实际年龄不到九十的王翦,因为身份以及历经四朝,所以被秦国所有人尊为百岁人瑞。 高大身形在灰布麻衫的衬托下,已经显得形同枯槁了。 皮肤已经因为失去水分而像是树皮一样干枯,但是他只要站在那里,依旧是让王家人安心的所在。 王翦回家后就呆在书房之中没有出来过。 因为王家能够进入书房的,只有三个人,但是一个出征在外,一个失踪无迹,而最后一个今日才回来,本来就被王离弄的凌乱的书房,显得越发的陈旧。 但是在王翦眼中,却多了一丝柔和之色。 王翦花了一下午的时间,将孙子弄乱的书房打扫干净,欣赏了一下这小子随手涂鸦的画卷和文字,再看看他没有读完的书简,连因调皮在书桌上纂刻的图案,他都能看一会儿。 人活得越久,越是对人世眷恋。 眷恋的不是名利,也不是财富,而是那不曾珍惜的亲情。 王翦这一辈子都在为秦国尽忠,不敢说舍生忘死,但是绝对算得上兢兢业业,以至于他这一辈子,都主动没有时间享受亲情,即便是老掉了牙,也无法向普通老汉一样,含饴弄孙,安享天伦。 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他是王翦。 只要他在,王家就不会安生。 所以他只能选择远赴荒山之中,修身养性。 或者说是避嫌守义。 这一避,就是十七年。 他离开咸阳那天,刚好是孙子出生那日。 王翦这辈子最后悔的一件事情,就是那日,过家门而不敢入,匆匆赶往终南山。 摩裟着垂髻之年王离第一次篆刻的竹简,上面歪歪曲曲的像是蚯蚓一样的痕迹,让王翦温湿的眼底,渐渐有些恍惚。 仿佛看见了一个穿着开裆裤,梳着总角辫的小胖子,一边留着口水,一边费力的用刻刀在竹简上糟蹋的样子。 尽管写的根本不对,但是王翦知道。 那是‘大父’二字。 “老祖宗,天黑了,该给您掌灯了。”门外传来徐氏带着鼻音的提示声。 王翦回过神,慢慢放下手中的竹简,轻声道“命人备车,明日去给王上请安。” 苍老无力的声音,在徐氏耳边犹如万钧落石般。 徐氏掩面而泣,跪在门外抽泣“还望老祖宗,能为离儿讨一个公道。” 王翦苍老的眸子渐渐变得明亮,轻咳嗽了两声。 “王家要的公道,即便是秦王,也给不起。”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