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走出困境的两条路-《大秦孤竹君》
第(2/3)页
笔记本电脑用处还是很大的,里面装着他这么多年积攒的几十个T的考古资料,是真的考古资料。
虽然里面大部分的资料都是没用的,因为现在才秦朝,后面那些朝代的资料,不是没有出生,就是没有建设。
不过总归有一些意外惊喜什么的。
比较重要的就是地理和动植物资料,这些资料可以让王诩很快的改善族人的生活状态。
迁徙是必须的,现在部落居住的地方并不适合居住,没有适合耕种的地方,也没有充沛的水源,除了周围森林里的野生植物之外,就是靠着打猎果腹,但是如果不在入冬前储存到充足的食物,族人很可能挨不过这个冬天。
现在已经入秋了,天气明显要转冷。
地球气候的变幻对于人类文明的影响是巨大的,甚至能够改变一个王朝的兴衰,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南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全球变冷,草原上没有足够的牧草就没有食物来源,他们只能选择掠夺。
而很不巧,秦朝就是出于冷潮期的朝代,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00年,从战国初期一直到西汉,挪威雪线显示世界气温迅速下降,这在竺可桢的气候变迁图上有明确记载。
这也是中原华夏族与四方夷狄蛮羌交融最频繁的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东胡,匈奴,柔然等。
而东北沿海地区,更是冷潮期最前沿的受害者,如果不是因为东北地区的气候恶劣难以生存和种田,以东三省的辽阔平原和土地矿物资源,足以支撑起另外一个不弱中原王朝的势力。
能够确认应该还是在秦皇岛地区,王诩用手机查了下地图,最后选了几个适合定居的位置,都是有着温泉附近,这样能够解决部分取暖问题,毕竟王诩现在手里能够御寒的方法并不多,火炕倒是有资料,而且王诩自己也会盘,但是没有那么方便的材料啊。
这里可不是后世,买点水泥自己就能盘了,在弄出火炕之前,王诩还得先把水泥弄出来,后世那种高质量的水泥肯定弄不出来了。
石灰砂浆和糯米石灰浆两者可以选择,都可以替代水泥。
但是短时间内因高智能弄石灰砂浆,虽然强度很差,确实唯一能够实现的,因为它只需要石灰、沙和砾石三种材料就行了。
有温泉的地方自然有火山,渤海周边的休眠火山还是很多的,说不定还能找到没被开发过的火山,捡点宝石什么的。
拿着墨奎的地图和电脑上的地图做了一下对比,最后规划了两条路线,一条是沿着官道走,这样能够确保不会被野兽騒扰,但是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燕国现在处于战争状态中,如果能够跟抱上王离这只大腿,那么这条路线是最佳选择。
另外一条就是横穿原始森林,根据墨奎的地图,这条路上至少可能会遇见三个以上的蛮族部落,不计其数的猛兽,对于现在的孤竹国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但是不管哪条路,王诩都希望能够快速强化族人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
头脑风暴了一下,很绝望的发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武装族人装备需要的原材料,他现在一样都找不到,尽管他现在手里掌握着周边地区的矿藏资源图,和冶铁资料。
这种无奈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手握神兵的三岁儿童。
绞尽脑汁想办法的王诩突然瞄见堆在地上的铁甲,灵光一闪。
没有铜铁材料,但是有木头啊。
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非金属铠甲,就是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藤甲兵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