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又救人啦-《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2/3)页

    晋王李治说道:“应该是下月,出降左千牛将军赵瑰。”

    “待某备上贺礼,明日便让人送去。”李四胖说道:“这几日便要离京,确是等不及下月了。”

    李治有些诧异,说是姑姑,也是按辈份排的,非但不亲,连面儿都没见过几回。可李四胖这么一说,他也只好点头称是。

    柴令武眨巴眨巴眼睛,也想弄上两面镜子。但旨意上说的是出嫁,他尚公主已经有两年了,却是不在此列。

    徐齐霖才不管别人呢,常乐公主是找到阿姐,他才帮这个忙,已经算是多管闲事了。

    要是在他想来,也别等到出嫁娶亲,有公主、王子的名份,便赏赐镜子,那才象个做父亲,或是做哥哥的样子。

    至于赚钱,和亲情比起来,算个屁呀!

    这个话题不再有人谈起,转而闲聊起来。

    徐齐霖虽然帮助李泰,但在平常却保持着距离,甚至都很少见面。李四胖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反倒觉得这样才是徐齐霖真心站队的表现。

    而回到洛州,除了继续编撰《括地志》,还要按照徐齐霖给他制定的计划大干起来,让李二陛下看看他的治政才能。

    时间不大,侍女流水价地上来,布好酒菜,宴会便算正式开始了。

    饮酒吃菜,闲聊说笑,自然也少不了歌舞音乐。象李治这样的亲王,自有教坊派来的歌伎乐者,便在堂下奏乐表演。

    屏风隔开两面,但都能看到歌舞表演,两面的说笑声也听得清楚。

    “道教立为国教,此为国策。”李治淡淡一笑,说道:“沙门或有不服,却也无法改变。”

    李四胖说道:“某对沙门没什么好印象,和尚若敢闹事,便按之前三阶教的处置方式。利国惠民,未尝不可。”

    李治想了想,说道:“沙门中亦有很多得道高僧,也不好一味打压吧?”

    李四胖笑了笑,不想跟小九争论此事,便转而说到了别的事情。

    “自从白蛇传演完,法海老和尚可是成了万人恨。”长孙冲笑着对徐齐霖说道:“听说有和尚去找齐霖理论?”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都被我让人赶走了。正经事都忙不完,谁有空儿听他们这帮有手好闲的家伙在那阿米豆腐。”

    “齐霖倒是强硬干脆。”长孙冲呵呵笑着,说道:“和尚难道不知你乃陆羽仙长之徒,跑去自讨没趣。”

    徐齐霖说道:“家师不喜和尚,不是因沙门之故,乃是恼恨和尚走了歪路,所言所行有悖于佛祖初衷。”

    这话说得有点深奥,众人都有些怔愣,仔细琢磨,才能理解话中的意思。

    “齐霖请细说一二。”李治微笑着看着徐齐霖。

    徐齐霖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家师对某说过:沙门对当世的影响,不在于建多少宏伟壮丽的寺庙,不在于多添居士比丘,而是教人心诚性静。”

    停顿了一下,给众人些思考消化的时间,徐齐霖继续说道:“国富,需要的是百姓交税纳粮;国强,需要的是精锐军队。两者与和尚非但没有关系,反倒是不耕不织不参军的和尚成为了阻碍。”

    李四胖颌首表示赞同,说道:“确如齐霖所说,沙门于国家的强盛,并无丝毫贡献。沙门多一僧,国家少一丁,诚不为虚也。”

    “殿下此言精僻。”

    徐齐霖拱手赞了一句,接着说道:“我等口中食、身上衣,皆是百姓所供养,说是民脂民膏也不为过。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某若有余财,当扶贫济病,恤孤抚寡,却不会用于沙门建宏寺造大佛。”

    李治张了张嘴,终是没说出反对之语。

    你说呀,为沙门辩解,就是不恤百姓。吃着老百姓的,喝着老百姓的,穿着老百姓的,你丫的不知感恩,反倒向着沙门?

    徐齐霖可是知道这家伙花朝廷的钱,建了慈恩寺,听说大雁塔也是他造的。这么多钱,用在何处不好?

    况且,国教建立,沙门还真的搞出了些事情,但受到影响的不过是几个胡诌乱扯的所谓高僧。

    徐齐霖也是想趁机埋个引子,反正这话必然能传到李二陛下耳中。到时候,没准李二陛下会扩大打击面,再给沙门一次打击。

    杜荷也生生把嘴里的话咽了回去,吃过几回亏,他对徐齐霖的伶牙利齿已是忌惮。

    何况,这些话说得没错,还搬出了国强国富。他若胡说八道,李二陛下若得知,对他该是怎样的印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