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三只手扣篮-《第一得分手》
第(1/3)页
三天过得很快。
在这三天里,来自美国休斯顿州立大学的校队教练张平亚,居然没有对游骑兵进行哪怕一分钟的篮球方面的指导。可想而知,程飞他们,尤其是王宝江,对此相当困‘惑’和失望。
本来指望这位来自篮球王国的半职业教练能带来很多新鲜的训练方法,以及战术指导,最不济也应该有很多比赛技巧。可是,他竟然让游骑兵在临战前三天玩起了各种“游戏”,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足球、排球,甚至丢沙包……
并且,张平亚还从很专业的角度,对很多技术细节进行讲解,要游骑兵们迅速掌握这些“游戏”的‘精’髓。
王宝江是何等聪明的人物,随着这几天“训练”的进行,他慢慢地理解了一点张平亚的意思。这种赛前训练有几种效果,一是,摆脱枯燥的体能训练,让球员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体力,而且没有心理包袱;二是,各种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具有相通‘性’。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个体育能力很强的人,总是各种运动的佼佼者。羽‘毛’球和乒乓球能锻炼反应,足球能培养大局观,排球能增强传导配合的理解,沙包能提高反应速度和眼手协调的能力……等等这些,可以从各个方面锻炼球员。
想通了这一点,王宝江心里不由得佩服起张平亚来。时间只剩三天,这个时候讲复杂的战术跑位,没有基础的游骑兵根本不可能消化,搞不好还会‘弄’巧成拙,打‘乱’他们本身的节奏。而进行体能训练,也不是两三天就能见效的。与其如此,不如调动他们的竞技积极‘性’,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应战。
临战的前一天,训练结束后,王宝江特意找张平亚谈了一次。
“你看,这些孩子怎么样?”王宝江很想知道,这位海归回来的专业篮球人士,究竟如何看待国内的业余篮球。
张平亚沉‘吟’片刻,笑着摇了摇头:“这很难讲。实话说,美国学校的篮球普及率可能比国内也高不了太多,我回国的时候,就听说中国孩子现在对篮球很热情。到了母校后,果然如此,到处都是打篮球的学生。但是水平上的确和美国那边不可同日而语,主要是在训练指导上的差距,这不光是技术上的差距。虽然美国孩子打篮球的多,但是他们喜欢各式各样的运动,爱好广泛,身体素质也就很好,比较全面。”
“这个我理解,”王宝江点点头,“据说篮球在美国只是第三大运动。”
“我带的是大学校队,”张平亚继续说道,“从水平上来讲,与职业球队的差距已经不大了。从硬件上说,训练场地、器械一应俱全,从软件上讲,负责各个项目的专业人士能提供细致的帮助,光是助教就有好几位……国内在这方面的落后是全方位的,不可能一时改观。所以,现在我带的这些孩子,如果以我个人的目光来看,客观地说,有一定的前途,但是在国内这种环境下,对他们不可能有过高的要求。”
“你指的是他们成为职业球员?”
“可以这么说吧,我也做过球探,知道怎样观察,”张平亚淡淡地说道,“如果王老师指的是在这次联赛上取得的成绩,我现在没办法预测,因为我对现在国内高中生的篮球水平完全不了解,这取决于对手有多强。如果让我把他们和同年龄段的美国孩子来比较,我认为他们……”张平亚耸了耸肩膀,“总之,差距可以赶上,但是环境不允许。”
王宝江若有所思地说:“张主任以前是军区篮球队的教练,有比较高的声望,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带这群孩子吗?”
张平亚笑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他虽然没有直说,但是有所表‘露’。”
“哦?”王宝江笑了笑,“我也有同样的感觉。”
“是。父亲让我看看他们,觉得好就带一带,”张平亚说道,“从个人来讲,我已经做了好些年的篮球教练,而且正在从事这个事业,不像我父亲,赋闲多年,容易‘激’动。所以……我即便是看了他们的训练,也并不太想接手,只是父亲这样对我说,自然是希望我能提供一点帮助,再者说,这也是我对母校能做的一点贡献。”
张平亚顿了顿,继续说道:“这群孩子对篮球的热情很高,天分也有,但是技术上很粗糙。我父亲特别加强了他们的防守,其实,他主要是针对一个名叫程飞的孩子……”
王宝江吁了口气:“我就是这么想的,只是没能证明这个想法。”
张平亚点点头:“我父亲很看好他。在我看来,他的天分确实比较高,可惜体能差的太远,如果有美国的环境,想必能有一定的作为。他的天分集中在进攻能力上,得分技巧还不错,对形势的判断相当准确,确实是可造之材。我父亲一向尊崇防守为上的篮球,所以希望把程飞打造成攻守俱强的球员……”
“我一直对此很奇怪,”王宝江说,“他毕竟还是一个孩子,而且他的学习成绩非常优异,按照国内的教育程序走下去,肯定有一个不错的未来。可是张主任这样,把程飞培养成具有较高素养的球员,意义何在?难道是要培养成职业球员吗?我真觉得奇怪……”
“我也不知道,”张平亚笑道,“可能我在国外待久了,不会这样考虑问题。篮球可以是职业,也可以只是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精’益求‘精’地做好,我觉得这种想法才是正常的。可能,我父亲只是一时的冲动。”
“我看,等全国联赛打完了,还是让他们早点收心,”王宝江皱着眉头,说道,“不然,耽误了学习,不光是误了孩子的前途,我们学校也是有责任的。”
张平亚摇了摇头:“未来怎样,是自己来选择的。”
王宝江问道:“程飞现在很喜欢篮球,可是,你觉得他能在篮球道路上走多远?他能成为一名依靠篮球谋生的职业球员吗?”
张平亚淡淡地说道:“那取决于他自己。即使是最高明的球探,也不可能准确地预测一个人今后的成就。只有他自己决定走哪条路,以及怎么走。”
王宝江有点恼火了,“可是至少我们成年人可以给他一点建议。你不是说你曾经做过球探吗?我想,那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准确的结论。”
张平亚笑道:“王老师,如果我是他,就绝对不会走职业球员这条路的。”
王宝江沉默了许久,似乎心中释然,“我明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