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计划-《昌文》
第(2/3)页
黄昌文道:“有多大的肚皮端多大的碗,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心里有数的,有生之年能为村里做点贡献,就不枉这一生了。”
谢文明道:“别说一生,就你现在的成就,很多人拍马都赶不上了,别的不说,就你两个儿子,个个读书都行,在整个联保村就找不出第二家。”
黄昌文道:“你这话就不够客观了,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在你的奖励政策支持下,我相信很多人是愿意送孩子读书的,而且孩子们也必须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
谢文明道:“你要这么说,我还有一个深化的建议,拿出一笔资金,作为优秀学生的奖励,奖给联合小学成绩好的学生。”
黄昌文道:“这个主意我是绝对支持,但是平时考试容易作弊,成绩很难公正,只有小升初、初升高以及高考才更为公正,所以我建议,要奖励,必须和这三次考试挂勾。”
“说说具体措施。”
“比方说,对于平时的成绩,我们都登记在册,小学一二三年级,第一名奖励练习册多少个,对于考上八十分以上的再另行奖励,给用得着的实物,不给现金奖励,然后在小升初的时候,如果考上优秀成绩,再对照平时成绩,给出一个综合评定,等他们上初中的时候,就把这些钱分成六期奖励给他们。”
“每期分多少呢?”
“打个比方,评定出一等成绩,给予一千二的奖励,每个学期就是两百,但这个奖励也不是每学期都有,必须和初中时的成绩挂勾,为了不给学生压力,只要平均成绩及格,都给予发放。”
“及格就发这么多钱,是不是太夸张了?”
“这不夸张,因为我们这是给小学时的奖励,而不是针对初中的奖励,目的有两个,一是避免某些家长不支持想读书孩子继续上学,二是督促孩子们有学习的动力,两百块钱看似很多,细分下来,一个星期也就十多块钱,也就够生活费,然后再买点学习用品。”
“那么初中的奖励呢?”
“初中的奖励也是如此,平时成绩占四成,初升高的成绩占六成,按此来划分等级,各进行奖励。”
“哦,你的意思是,只要这些学生不上初中,或者不读高中,那么这个奖励就取消。”
“是的。”
“可如果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学习的动力,那我们的开支可不小,村里的钱不够支持怎么办?”
“有道是十年树人,百年树木,只要能成材,我相信村里的财政支出跟得上的。”
“昌文,你真是有心了,能遇到你是我谢某人的福份。”谢文明感叹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