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侧写·第65章-《窥凶者》


    第(2/3)页

    余凯的话中带着一丝沮丧,但不是对与刘思梁的处理结果,而是落空的希望所带来的失望之感。

    另一张办公桌前,林苏转动着手上的铅笔,一圈、一圈,在指尖划过,成一个螺旋式的轨迹。上学时候,每当遇到难解的题,林苏就会转着铅笔思考,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还是没有改变。

    首当其冲的问题,便是刘思梁的胶带怎么会出现在命案现场,通过刘思梁的供述,自己对此事毫不知情。除了他所隐瞒的与女学生之间的关系,其余的时间线也被学校相关工作人员证实,并且目前找不到他与受害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是谁把胶带带到现场的?

    转动的铅笔转速越来越快,逐渐失去了铅笔的轮廓,只留下犹如螺旋桨般的转动轨迹。

    林苏在心中勾勒出此事的犯罪侧写:

    这是一场有计划的杀人事件,犯罪者对于现场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开枪的时机要藏于烟花表演的声音之中,提前准备好的胶带表明犯罪者已经计划好如何控制犯罪者,不然平白无故出现的胶带就显得太过于巧合。如此看来,这并不是激情作案,而是有计划有预谋的犯罪。

    可惜,林苏直到现在还无法将三位受害者串联在一起,犯罪者是为了保险柜中的五十万现金所以才铤而走险,还是仇杀?如果是后者,谁又是目标?

    仍未苏醒的宋国豪与被未知人拿走的二十五万背后又藏着什么秘密?难道宋国豪就是这场命案的始作俑者?真的要等到他醒来才能大白真相?

    如果是这样的话,宋国豪从刘思梁手中得到胶带就无法解释了,两个天差地别,没有交集的人,怎么会有接触?

    可能,一切还要从接触胶带的人着手。

    还有,仍未有线索的枪支,仍是重中之重,曹利军这几天沮丧情绪铺满了整个人,林苏知道只需几天,曹利军又会充满干劲,扑倒案子上,他是那种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