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一款三瓶-《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3/3)页
    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以古代历史为装饰题材,在元代青花瓷中经常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戏曲故事,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且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此器形体高大,造型秀美。
    纹饰题材罕见,绘画精湛,纹饰线条圆润流畅。
    青花色泽纯正浓艳,且为纪年墓葬出土,保存完整,绝对是元青花瓷器中的精品。
    以历史故事作为元青花装饰题材不以为奇,但青花瓷器中人物纹流传的精品却是极为罕见。
    由于受制瓷工艺技术的限制,及窑炉温度控制的不确定等因素干扰,大件的元青花瓷器极易变形。
    而使用进口钴青料烧制的器物,固然呈色浓艳,但却多晕散。
    聚釉处,还会留有褐色的结晶斑。
    这些特点都极大的限制了工匠的艺术创造,因此成功的人物纹青花瓷器便弥足珍贵。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国内博物馆收藏的各地传世、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只有100多件。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元青花瓷,另有200多件。
    而其中发掘出土,绘有人物故事图桉的则是少之又少。
    此件梅瓶青花瓷发色苍翠浓艳,呈色稳定。
    虽通体满绘各种纹样图桉,但主次分明,繁而不乱,布局精当,具有强烈的层次感。
    无论造型、釉色、纹饰及烧造工艺各方面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体现了景镇制瓷工匠高超绝伦的技术,代表了元代青花瓷器较高的艺术成就。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的出土,为我国研究元代青花瓷的工艺、绘画、烧制以及元代人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没办法,这件瓷器的来历,实在是太正了。
    1392年,这件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被作为沐英的陪葬物长埋地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