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透光可见骨-《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2/3)页
    器型加纹饰的组合,就让影青瓷的变化更多了。
    而「影青」纹饰,主要是刻花、划花、印花,还有少量的堆塑花纹。
    早期器皿多无纹饰,或有少量刻划极为简单的花纹,如蔓草纹、水波纹等。
    中期以后,花纹显得繁杂,刻花、印花大量出现。
    常见的有菊瓣纹、莲瓣纹、石榴花、芙蓉花、萱草纹、云龙纹、龙穿缠枝花、缠枝莲纹、缠枝菊花、缠枝牡丹、风穿牡丹、婴戏牡丹、海浪纹、海浪五鱼纹、水波双鱼纹、莲塘双鱼纹等等。
    「影青」的刻花、划花大多数构图简练,给人以雅致之感。
    例如海浪纹,仅用梳篦式工具,随意在器皿上划几下。
    再用尖形工具,在其上划几个随意的弧度。
    这样即可出现,一幅汹涌澎湃的水波浪图画。
    如再添上几条小鱼,那就更有情趣了。
    而婴戏牡丹也较为精美,一般表现的是两小孩,追逐于牡丹花丛中的图桉。
    匠人刀法娴熟,流畅有力。
    将婴儿天真活泼、烂漫可爱的形象,刻画
    得栩栩如生。
    这些都算是影青瓷之中的精品,而到了现在,只要提到南宋名瓷,还有一种影青瓷是不得不说的,那就是瓜形盖盒。
    这种青白釉是两宋时期的典型釉彩,而其薄薄的釉层、几乎脱胎的烧制工艺,使得其达到了如和田美玉般的细腻程度。
    透过光几可看见瓷骨,煞是惊艳。
    此盖盒一大一小,均为南瓜形,沿着高低起伏的瓜形条纹,外壁做出凸的棱线,小圈足。
    盖盒心内,用篦划手法,画出莲花纹。
    胎骨洁白,釉质细薄晶莹润泽,质感如白玉,胎体极薄。
    器上的暗凋花纹内外都可以映见,在花纹边上,显出一点澹青色暗影,其余几乎都是白色。
    故又有影青、映青、隐青、罩青之名。
    在21世纪北方收藏市场上,宋元时期的影青瓷器很少。
    原因是北方的瓷器爱好者,对来自南方的影青瓷不太熟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