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加上李幼盛过来的三个师四万人,现在加尔各答一共有二十八万守军。 如果换一个人来指挥,肯定会说出经典名言,无论如何,会战兵力,二十八万对六万,优势在我。 但是李幼盛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太大的优势。 制海权目前没有,只能希望英军的东方舰队能够冒出来牵制一下鬼子海军。 陆军方面,李幼盛这四万是绝对的主力,英军的四万属于半主力,而二十万的印度部队,则是纯种的炮灰。 不过李幼盛绝对不会将自己的部队拿出去和鬼子拼命的。 又不是保家卫国,又不是守护领土,顶多就是骗点装备,拼什么命啊。 至于英军,虽然理论上英军接受李幼盛的指挥,但是李幼盛很清楚,英军绝对不会乖乖的接受自己的指挥。 印度军队,李幼盛则将他们当成了空气,也不能算空气,也许可以适当的用一用,来消耗一下鬼子的子弹。 至于空军,英军目前还没有丢掉制空权,对于李幼盛来说确实算是一个好消息。 小鬼子的飞机目前还没取得绝对性的优势,英军的空军还在和小鬼子的空军打的有来有回,美军也援助了一些飞行员还有飞机。 “少司令你准备?” 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李幼盛,等待李幼盛的命令。 “命令部队,先去港口搬东西!还有命令印度军队抽调十万人出来,搬运物资,港口地区现在守不住,鬼子海军的舰队一到,这些东西都是鬼子的,能搬多少搬多少!”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幼盛声音压低一些道:“我们部队主要搬运一些工业设备,还有各种武器弹药,然后再是其他的各种物资!” “最后港口搬空之后,尽可能的在港口地区布置地雷,还有在加尔各答的港口布置水雷,拖延鬼子海军登陆的时间!” 这句话一出,不少人听懂了李幼盛话里的意思。 “少司令,我们搬走的物资?” “先运走,记住了,我们的东西优先使用车辆,剩余的东西,让印度人自己靠人来搬!” “是!” “除此之外,加尔各答城市里的工厂也要准备搬迁,我们的部队也需要去帮帮忙,这几个工厂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落入鬼子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