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楚云舟盘膝坐在床榻上,将文心玉册平放于膝头。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将心神沉入其中。 刹那间,熟悉的温润感包裹而来,他的意识仿佛被牵引至一片清明的空间。 那部《养心经》静静悬浮在眼前,青玉为简,金丝为绳,封面上“养心经”三字依旧古朴深邃。 他心念一动,经书自动翻开,第一页上的金色文字如流水般浮现: “养心之道,首在明镜。” “镜不拭尘,则心不见真。” “故每日三省:” “一省可存偏私?” “二省可生妄念?” “三省可负初心?” 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某种道韵,楚云舟诵读之时,只觉心神如被清泉洗涤,杂念渐消,灵台一片澄明。 文心玉册微微震动,传递出一道讯息: 【常诵此经,可定心神,明心见性,道途自远】 楚云舟若有所悟,低声自语: “原来如此……修道先修心,心若不稳,道基必摇。” 他闭目凝神,在心中反复默诵这几句经文。 渐渐地,他察觉到体内文气的流转比以往更加顺畅,原本躁动的气息也趋于平和。 当他再次睁眼时,窗外已是天光大亮。 光线透过窗户洒落,映在玉册上,那道金线微微闪烁,似乎在回应他的领悟。 楚云舟收起玉册,起身推开窗户。 院中老梅树上,几只麻雀叽喳跳跃,生机盎然。 他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心中一片宁静。 “修道之路漫长,但至少……我已找到了方向。” 他唇角微扬,转身走向书案,提笔在纸上写下今日的功课。 “晨诵养心经,暮省己身过”。 远处传来集市开市的喧闹声,新的一天,就此开始…… 光线正好,楚云舟将写好的功课纸笺压在砚台下,轻手轻脚地出了房门。 灶间还留着昨夜未熄的灶灰,他拨开灰堆,吹燃火星,重新生起火来。 米缸里的白米所剩不多,他特意多抓了两把红豆。 母亲最爱喝红豆粥。 铁锅里的水刚滚,红豆便一粒粒跳动着,渐渐熬出沙来。 趁着熬粥的功夫,他拎起竹篮出了院门。 清晨的集市正热闹。 卖豆腐的老张刚支起摊子,见他来了便笑着招呼: “楚秀才,今儿的豆腐脑嫩着呢!” “劳烦张叔切半斤。” 楚云舟摸出五文钱,又添了两文,“再加一勺虾酱。” 转过街角,药铺的小学徒正打着哈欠卸门板。 楚云舟买了三钱茯苓,又特意要了包蜜渍山楂。 母亲喝药时最爱含这个解苦。 路过肉铺时,他犹豫片刻,终究还是买了二两最瘦的里脊。 母亲病后需补气血。 回家时红豆粥已熬得绵软,米香混着豆香飘满小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