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由检接过一看,只见这份邸报纸张厚实,字迹清晰,里面的内容也最为详实,各类公文题报一应俱全。 高时明又抽出几份薄一些的:“而这几份,则是民间报房所抄录的。” “他们通常是早上从通政司拿到底稿,然后雇人抄录,尔后便大部分送往各处,仅有少部分当街发卖。” “其中,有京中官员订阅的,也有各省官员订阅的,各家报房会根据自家客人的喜好,对通政司的内容有所摘选,是故,各份邸报,内容便各有不同了。”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 感情这大明的报纸,居然还是定制服务的模式。 但他又有疑惑: “为何要手抄?雕版印刷,岂不更快?” “回陛下,通政司的官报,样式统一,发报时间也晚,是故会用雕版。” “而民间报房,发行量小,又要抢时效,雇佣京中那些落魄秀才手抄,反而比开模雕版更快,成本也更低。” “那活字印刷呢?”朱由检追问道。 高时明笑了笑:“陛下,活字着色不均,印出来的东西,模糊不清,那些订阅邸报的官老爷们,是瞧不上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倒是一些专供市井百姓取乐的‘小报’,多会用活字。” 说着,他从那叠小报中拿过几份报纸呈给朱由检。 朱由检接过来一看,果然,这些小报的纸张,就如同草纸一般,劣质不堪,上面的字迹也是深浅不一,许多地方都已模糊。 而上面的内容,就更是五花八门,彻底走了市场化的路子。 他看到了什么《通惠河水鬼夜半索命》,什么《西山狐妖作祟,书生魂断荒郊》,甚至,他还在其中一份名为《天变邸抄》的报纸上,看到了对王恭厂大爆炸的详细描写,极尽渲染其诡异、恐怖之能事。 这玩意儿,倒有点像他前世小时候,在地摊上买的五块钱一本的《故事会》和《悬疑世界》了。 只能庆幸,暂时没有吹西方或女真的《意林》出现吧。 他随手将那份狐妖吃人的报纸,递还给了看得正起劲的周钰,自己则陷入了沉思。 这盘棋,千头万绪,究竟要从何处落子呢? 邸报泄密一事,暂时可以先放一放。 反正都漏成筛子这么多年了,后金和蒙古人那边,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估计早就知道了。 他当下最要紧的,应该是要在这张已经铺开的舆论大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唯有如此,才能在他预定的战场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否则,就算他能靠着雷霆手段,在朝堂上赢下每一场战斗,也大概率会输掉自己的名声。 他可不想成为天启皇帝,靠着暴力和特务,强行压着整个国家往前挪动。 那种做法,固然能成事,但过程中所付出的内耗、贪腐,以及文官集团自发的、消极的抵抗,对国家的破坏,同样是巨大的。 看看太仓的岁入,是怎么从万历元年的七百多万两,掉到如今不足三百三十万两的,就知道了。 文官们在刀子面前或许会低头,但他们,却可以用无数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来架空你皇帝的政令。 朱由检沉吟片刻,抬头问道:“高时明,如今这京师内外,可有什么知名的小说家?” 高时明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回陛下,臣……臣平时多看些道家典籍,于这小说一道,实在是……” “妾知道!妾知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