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勇猛的憨憨,下笔就是“俺必将这厮当场拿住了,解去与万岁爷发落”,让朱由检看得忍俊不禁。 但他也只是看看就罢,真要是不做监管,这些底层出身的将官们,吃起兵血来和勋贵出身的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而韩信击龙且的这道战略题,则最是出乎他的意料。 答案五花八门,简直是一场民间智慧的大赏。 最常规的“蓄水半渡击之”,居然已经算是平平无奇。 有提出佯败诱敌,在密林处设下伏兵的。 有建议埋伏精锐,然后派人送女装去激怒龙且,逼他愤而渡河的。 甚至还有个脑洞大开的,说要效仿孔明,在河对岸摆出空城计,活活吓退龙且的大军。 朱由检越看越是眼熟,到后面几乎啼笑皆非。 难怪后世传闻,建州奴酋长最喜读三国。 看来小说归小说,那是真教东西啊。 这大明底层武官与奴酋努尔哈赤,莫非是共读同一本兵书的吗? 至于最后的后勤题和战术题,反倒如他所料,糟糕得一塌糊涂,能给出清晰可行方案的,寥寥无几。 就连他颇为看重的孙应元,单从这场考试来看,也未见得有何惊才绝艳之处。 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 嗯,他就是那个提议送女装给龙且的聪明蛋。 想到这里,朱由检,不由得笑出了声。 沉吟片刻,他收敛了笑意,目光看向徐应元,声音平淡却清晰地开口: “勇卫营,即日起分设三部,共三名千总,全都空缺待定。” “每部下设二司,共六名把总。孙应元,任第一司把总,其余五名把总之位,同样空缺待定。” “每司下设十队,共计六十队。队官之职,便由这些人充任。” 说罢,朱由检抬起手指,遥遥一指左手边那堆“劣中选优”的试卷。 徐应元躬身向前一步,双手拿过试卷,声音沉稳:“奴婢遵旨。” ——是的,把总以上全员空缺,仅任命孙应元一人,就这还是后世青史加成的原因。 道理很简单。 仅仅是一场校场比武,一场乱七八糟的御前考选,就涌出来千总、把总。 如果这些人德不配位怎么办?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