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觉得啊,你作为这个方面从业者,也是我联系到唯一一位一个人从制作到宣传都在做的传承人,你的意见是十分宝贵的。” 杭州境内的非遗不少,但如王星记扇、西泠印社之类的非遗传承单位规模都远比杭罗厂大,并不会出现一个人要兼顾技艺传承、创新设计、销售宣传等多项工作的情况。 在保护单位内的井井有条,对于调研人来讲,却不是什么好消息——每部分脱节开来,调研人需要分头联系,自行总结,确定其中关联,显然比向一个人寻答案困难的多。 更何况,如今非遗保护的方针尚且处于“抢救为主”,作为能用自己调研力量、参政议政,为社会发展某福祉的政协委员,这些亟待保护与发展,具有特殊性的非遗项目,显然更是重中之重。 金石篆刻有例可寻,互助易得;制扇工艺成规模、有体系,与此同时,因其便携、有固定受众等特点,铸就了此类项目的新生代继承者并不鲜见。 而如杭罗这样,消费成本高,了解与接受面窄,且后继鲜人的非遗项目,在陈姐姐看来:是面临同类型发展问题非遗项目的突破口,更是作为研究例证的极佳选择。 “你提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非遗项目要置顶不同的扶持方案。”说话的这会功夫,陈姐姐已经把笔记本电脑从书包里放到桌面上,打开了早就准备好了文档。 “这一点现在国家的相关政策也考虑到了,但是你觉得这种扶持要通过怎样的方式?资金、统一培训,还是……全都要?” “这就是我想表达的问题所在。”几次面对记者的采访,哪怕面前的陈姐姐雷厉风行,提出的问题比记者还要犀利几分,如今的安霁早就不会有半分怯场,“现在无论是资金还是统一培训,很少有针对性的进行。” “可能会把宣传不利的几个项目放在一起,培训传承人利用线上线下手段进行宣传。” “可能把低息贷款、奖励基金发到了不同传承单位手上……但是无论是评判标准,还是形式方式,永远只能满足一部分项目,结果就是花了时间、人力、物力,可收效甚微。” “比如我们可能需要的是纺织技术的传承人,而一些我熟悉的传承人们,他们需要的却是一位能给他们设计出既符合现代审美,也饱含文化元素的设计稿。” “安安说这个我也知道啊!”安霁喝茶的功夫里,盛夏将话接了起来,“那个时候我和安安去别的地方找布料,也看到过一些非遗,他们新一代传承人不缺,但是新生代的作品和整体效果完全不搭。” 清茶入口,未过正午十分,续茶水的玻璃壶里被店家放了几片干姜,浅淡的辛辣刺激味蕾,也暖了胃。 陈姐姐今天来的匆忙,路上招了些风,如今借着这姜茶打出个喷嚏来:“嗯,这个你怎么没和我提过啊?” “我没有想起来这个,刚刚安安说这方面啊,我才想起来。” “你啊,将来你自己要在这方面上吃亏的啊,这么大人,怎么还不知道有条理些?”轻叹口气,陈姐姐抬手给盛夏茶杯里添了水,“以后你还要用你的能力做事,但凡有了缺漏,就可能事倍功半。” 许是从陈姐姐这里学到不少,盛夏没有反驳,而是接着喝茶沉思片刻,这便点了点头。 “行,那咱们继续说。” 从资金到创新,从行业内的真真假假到社会上的好评恶语,安霁一一举例说给陈姐姐听。 “嗯,我明白你的意思啊,但是像你也提到了,定点代培这种,现在基本上是国企才好实行,当然也可以提前签约,但是毕竟私营企业对于一些人来说,就算是签订了合同,也不能保证职业生涯的稳定。” 陈姐姐从电脑屏幕前抬起头来,直截了当的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当然,你也提到这个就是政府来提供资金保障。” “这个保障是根据平均工资,还是根据最低工资啊?如果是后者,你认为要为期几个月,几年,还是终生?” 在座的三位都明白,‘终生’是不可能的,几个月也显然太短。 况且,这些资金投入无疑文教方面的财政支出。这方面的提升,就注定会减少政府在其他方面的资金投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绝对不可能想表面那般简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