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俗话说,锣鼓听音儿,听话听声儿。 纪学这么一说,苏木隐隐猜出答案。 从对方幸灾乐祸的态度来看,应该是其他几个负责国营企业外包的组长,还没把任务完成。 而对方说跟自己有关,显然是觉得自己给工人的工资太高,导致有心想承包企业的人,也犹犹豫豫不敢下手。 果然,就听纪学说道:“那帮家伙,现在都还没完成任务,天天愁的跟什么似的。现在的情况是,有实力承包的,没有那个心思;有那个心思的,没有那个实力,等于进入死循环。” 顿了顿,又道:“现在那几个组长,都快把你骂死了,本来就找不到人承包,你给工人那么高的工资,就更没人承包了。”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先前服装厂、造酒场等国营企业,工资都差不了多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可现在却是不同了,苏木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把工资标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这样一来,各个企业之间,难免要互相攀比。 毕竟,同样都是国营企业,同样都是承包给个人,差距太大的话,工人自然会心里不平衡。 而这种对工资上的不平衡,往往是管理者最为头疼的问题。 如果没有把握能解决这一难题,自然不会有人轻易接手。 “老哥的意思是,那几位组长,有可能会找我麻烦?”苏木问道。 纪学摇摇头道:“这一点你完全不必要担心,别说他们不敢找麻烦,就算找麻烦,老哥也能替你挡下来。” 苏木点头道谢,没有丝毫意外。 某种角度来说,他现在经营的服装厂,就是纪学的成绩单,服装厂发展越好,成绩单就会更好看,分数自然也会越高。 这也是纪学在孟俊红和苏木之间,毫不犹豫选择站在后者的立场上的重要原因。 “咚,咚,咚!”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