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迈入正轨-《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3/3)页

    两个农民将孩子亲自送到学校,趁着还没上课,求见了夫子,手里还带着土特产。

    夫子自然是很礼貌的拒绝了,毕竟驸马爷还在旁边看着,同事还在周围看着,这要是被盯住,直接可以走人了。

    这对父母没有职责老师的不对,反而是希望老师严加管教,严师出高徒,将他们的孩子塑造成如夫子一般有气质的人。

    看来也是没少做工作,了解孩子在学校到底做了些什么,被教了些什么。

    沈三问命人调查了洛阳周边的情况,大多如此。

    只有极少数孩童性格极为懦弱,家长也极为宠溺的家庭,选择了退学。

    按照目前学校的规定,适龄儿童的范围比较广,这些选择退学的孩童,过几年再送去也不迟。

    这些家长心里也清楚,如果影响夫子的整体进度,学校也会很难做,他们的孩童也学不到东西。

    孩子太小,上学也不是什么好事。

    哭都没办法知道到底是被人欺负了,还是被老师欺负了。

    但是过几年长成大孩子就不一样了,自然可以保护自己,能够清楚的说明哭的起因和经过。

    这是家长给的正式的说法。

    沈三问只悟出了一层意思,那就是长大一点,他们有了欺负别人的能力,再放出来不会吃亏。

    也是够黑的。

    不过,教育也并非无能为力,它还有改变重塑这些人的机会,虽然不高。

    无论家庭曾经有过怎么样的教育,他们都有从头再来的机会。

    至于学校的好处。

    它能让每个人的社会性更强,对所处的大环境有一定的认可,以后能融入进去,好好生活。

    对那些在学习方面有天赋,愿意吃苦的人来说,还能有个证明他自己的机会,与其他地域出身家庭状况不同的人站在一个起跑线上。

    教育事业进行到这一步,就迈上预定的轨道,不需要沈三问更多的精力了。

    从此,他只需要像关注文部一样,关注他大的方向变化,其他的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去折腾。

    写不下去了,心态太浮躁了,不知道是该完结还是暂停更新,就算是水,我也水不出来了,特别特别难受。

    要不还是继续写吧,哎。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