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困难重重-《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3/3)页

    多劳多得,多入多税。以此平衡社会的财富,让国家有更多的钱扶持农民,让每个人都好好生活。

    到这里,可以说有些太激进了。

    沈三问一直没提税收改革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事太大了,比教育改革大的多。

    真正从人口袋里掏钱,谁都不会乐意。

    受减免的农民却没有话语权。

    所以,只能先从教育来。

    如果普通农民会读书识字,能够将他们的境遇说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或者沟通不同地区的政策,对比一番,就能知道官吏的问题。

    当然,条件是学校教这些,他们也学进去了。

    还有,朝廷要做事,真正的教政策传达下去,而不是止步于官吏的耳中。

    至于取消税收一事,更难。

    朝廷百官都不会答应。

    大周太大了,管理起来很不容易,已经沿袭千年的政策好办,农民也认了。

    这时候取消,朝廷收入锐减,各部的可支配收入降低,部门可能瘫痪,人心会恐慌,造成连锁反应。

    新加税收,那些商人会很抵触,会想方设法的逃税,用更多的钱去贿赂官吏躲避税收。

    监管起来也麻烦。

    这些税收不一定能到中央,说不定还是地方官的囊中之物。

    反倒是给了一个借口,让他们可以找商人的麻烦。

    比如税证,若是十税二十,地方官一定要卖十税四十,没有任何办法。

    说不定这些商人还得感恩戴德,以为地方官还能不卖。

    在突厥这种自治的人口较少的小地方,能够很顺利,在大周,恐怕又得三五年的奋斗。

    最后崔玄也提到了,要在合适的时机做这些事情,让这些人慢慢接受这些观念。

    从教育入手,培养这些人的纳税观念、索取凭证的习惯就很合适,等他们长大,推行这些政策的阻力会小很多。

    至于让小孩子辐射大人,这是不可能的。

    崔玄这封奏报,看来真心没打算上呈公主,这恐怕要等李和长大来处理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