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突然发火-《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2/3)页

    郑家主眉头紧皱,他进门之后一直揪心,到如今更是无比揪心,没有一刻能真正放下心中的大石,世家没有输给他们针对了千年的武夫,没有输给皇权的血腥镇压,却输给了武皇帝对寒门的重用,科举的大势。

    如今还要输给如火如荼的教育事业。

    削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削弱你不得不接受,不得不迎合。

    不过,活在当下,他必须开口,“驸马爷打算用一个莫须有的名头把我们打发吗?我们如何知道皇家不会卸磨杀驴?等到教育之事已定,再将我们几家逐出其中,那时候我们又该如何?”

    其实他们哪里有谈条件的资格,如果有这个底气,这种谈判他们叫个小辈前来,什么事情都拿不了主意,最后回去请示几个人商议一番就够了。

    他们亲自前来,便是不得不屈服于皇室的威严,屈服于沈三问背后代表的皇帝。

    沈三问不想逆了他们的心意,求个心安而已,只是他并不屑于给出这种承诺。

    承诺能几个值钱?难道刘邦没有对韩信承诺过得天下就共富贵?

    “公道自在人心,世家做了好事,天下人眼睛都在看着,皇家又能如何。但是如果世家企图染指皇权操纵皇权,甚至牺牲大周百姓的利益,那恐怕不能被天下所容。

    我今日不过是一番顿悟,所以寻求和平的解决之道。

    与其与皇权对着干,落得个凄凄惨惨的下场,不如顺应皇权之道,成为皇室忠实的盟友。

    个人永远无法对抗国家,财富不经过合理的操作,也绝不能影响到天下。

    你们以往做的那些,真的能让你们心安,让你们的富贵向以往一代代传承下去吗?”

    提到这里,沈三问突然很激动。

    “你们可以提高笔墨纸砚的价格加重朝廷的耗费让教育改革举步维艰,也可以在饥荒年月提高粮食售价大发横财,甚至可以将铁器盐铁卖给突厥人吐蕃人高丽人百济人,不管大唐还是大周,战争的结局如何,只肥自己的腰包,让战争成为你们谋利的工具。

    但是这样做,你们永远得不到大周人的认可,也离君主想要的顺民越走越远。

    世家在饥荒年月的作为带来了什么?让百姓逐步对书香世家这个词产生了质疑,发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鄙视。

    世家被打压不是因为别人,是因为你们自己。

    你们毁了千百年来祖宗珍惜爱护的美名。

    陛下愿意重用贫苦有志的那些读书人,都不愿意用你们。

    因为你们冷血、无情,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国家,没有百姓,只有你们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