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国事-《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1/3)页

    与他的愁苦不同,赤都最先想到的是,大周使臣。

    只要将这位已经没用的王子留在高原之上,就能获得三个月的军粮。

    无论后续如何发,他都想先拿到最大的利益。

    论钦陵只能暗骂一声愚蠢,周使从头到尾就没有同意他们请求的意思。就算他真的犯傻,大周陛下能允许他资敌吗。

    在他仍想着如何挽回如今的局面之时,又一个噩耗传来,大食将军率领军队陈列吐蕃高原之下,叫嚣着谈判期限已到,要见他们的王子。

    带着军队而来,必然是猜到或者知道了高原上发生的事,担心吐蕃明着和谈,实际与大周共抗大食,对他们的王子不利。

    没办法,国与国之间,没什么信任可言。

    论钦陵不知道的是,这位大将军此次与王子同来西域,便是国王为他们安排的和解之旅。

    大食国的两位王子,大将军一直支持的是小王子。

    可是大食国王并不那么喜欢懦弱的小儿子,希望通过这次战争让大将军看到大王子身上的优点。

    这也是将军能够对大王子投诚的最好时机,二人冰释前嫌,还能再新王面前展露将才。

    可惜,吐蕃这步棋其实是简单而有必要的,大将军早已安排好一切,但是王子却执意亲自前来,了解这片高原。

    二人约定了时间,到了最后一刻,都没有见到吐蕃高原有人下来。

    所以,将军当即判断,王子是出了事情,直接领兵前来。

    若是国王知道了这边的事情,他就是巨大的失职,无论吐蕃出于何种心思,他都必须带着王子回国,这比西域的事情更重要。

    论钦陵遣使前往询问,可是大食人油盐不进,直言天黑若是看不到王子,便正式开战。

    论钦陵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不知道找谁说理。

    最后,吐蕃高原,抬下来躺着一动不动的大食王子。

    大将军当即就吓傻了,他若是出事了,王子活着,国王必然感激他厚待家眷。可若是他活着,王子出事了,回国十个头不够他掉的。

    大食医者束手无策。

    仔细询问诸事后,将军也知道那杯酒肯定是有问题的,吐蕃无论有多乱,能够在宫宴上下毒的人,必定也不是外人。

    所以,无论吐蕃承认不承认,这事他们背锅是背定了。

    西域是国之利益,王子是皇室的利益。

    若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国王,那他必然会选择西域,还能以此为条件,狠狠宰吐蕃一次。但是国王老了,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年轻的王子身上。

    吐蕃身在高原,易守难攻,将军十分为国家的前途担忧。

    他命人将消息连同中毒的王子送回国内,就算马不停蹄也需要一周的时间,他们出发的时候只带了约两个月的粮食,十日谈判,十日等回复,真正交战起来还需要十日,若是剩下一月不能取得战果,以战养战,这只军队将遭遇重要的危机。

    就算国内国库充盈,要开始运送新一批的粮草,国王也要承受更多的压力。

    长途运输花费巨大,附近又没有产粮大户。敌人若是瞄准粮草攻击,那这一战,可能到此结束了。

    其实,他还有一个选择,就是直接进攻吐蕃,然后无论成败,直接班师回国。

    一来给王子报仇了,二来也能给国内所有人一个远征的解释,这是一场正义之战,特别是国王能借口吐蕃的干预,让教主不会过分为难。

    若是等国王的命令到来,他难以改变被动的地位。

    可是没有王令,他指挥不动有些将军,为了迎接王子,将领和士兵跟着他前来,若是他下令攻打吐蕃,军队少不了有一场哗变。

    这样就耽搁了。

    沈三问此时正在吐蕃军营等消息。

    他持着论钦陵的手书,赞婆和弓仁接待了他。

    弓仁心细,自然感觉他的到来很奇怪。

    但是沈三问一直在军营休息,也无从问起。

    直到论钦陵关于大食使臣的消息传来,沈三问在晚宴上对大食王子出手了,然而吐蕃人一头雾水毫不知情。

    弓仁再也坐不住了。

    几番拜访都被沈三问回绝,弓仁直接冲进了宽大的军帐中。

    “使者为何而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