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突厥很重要-《大唐公主的小驸马》


    第(2/3)页

    他不能当面提这些建议,否则陛下必定以为他是夹带私心,因此引发陛下的反感得不偿失。

    沈三问花了一上午写完万字,正在花园中游荡寻找灵感。公主府永远热闹中透露着一股平静,秩序让它的一切都井井有条,所有人忙碌而不茫然,或许得益于它的主人波澜不惊的气质。

    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也更能静下心来沉思。

    张扬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特别是他还带来一份难题。

    对突厥的处理,一直是沈三问自己的想法。

    突厥大量的土地长年干燥,在武皇眼里当真是块入不敷出的累赘。虽说开疆拓土是功绩,但这份功绩需要大周更多地方的付出来供养。

    公主早已提过,若是有心取之,大汉时期就能长期为中原占有。

    说到底还是物产和价值的问题,西域大片戈壁寸草不生,可是联通着西方要道,盈余的日用品就能换来大量的黄金白银,设立都护府以来,无论多少战争,没有那个王朝退让一步。

    所以关键是要让那片土地有价值,而不是用什么仁义的理念去说服人。就算说服了陛下,还有满朝文武,北部的花销变大,其他地方能用的钱粮就会变少,真有个饥荒寒潮,会给大周一个多大的难题,但凡有点常识的忠君之士都会反对。

    不过,大周所有人都铁了心开战,那必然是要将战争取得的成果最大化的。

    这就是破局之道了。

    突厥那地的土地能干什么?沈三问觉得最好的用途就是旅游了。可是在这个父母在不远游,商道尚未建设完毕,出门一趟短短几步就耗时数月一雨停三天的大周,旅游业真的是奢侈。

    再者无数人曾经幻想仗剑走天下,可后来不是工作忙没去吗?

    沈三问自然得找人出出主意,第一人选本来应该是有过突厥生存经验的武延秀,可是在一起工作久了,沈三问还是很心疼他的,就不朝着他伤口撒盐了。

    何况玩乐为主,观察能力也没那么细致的小伙子,没有公主府里的百科全书崔玄来的靠谱。

    沈三问、张扬、崔玄三人坐着商量到底什么能让突厥之地变得重要起来。

    沈三问:“那边铁矿多不多?草场提供动物是不是可以丰富大周的粮食?”

    崔玄摇摇头,“铁矿若是丰富,草原也不会在个人武力高于大周边城的情况下,实力反而较弱了。至于动物,草原供给能力有限,大周也不回舍近求远。”

    毕竟,运输成本太高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