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另起炉灶-《美利坚往事1988》
            
            
            
                
    第(3/3)页
    “novell可以做这个证人,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与网景一起联合对微软发起诉讼。”
    “good”迪恩满意的点点头,这趟犹他州没白来。
    “对了迪恩,你刚刚说的操作系统”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对此念念不忘。
    “联合惠普、康柏这些计算机制造商,我们重新搞一个桌面操作系统。”
    如果想要撼动微软的垄断地位,没有计算机制造商的参与,那必然行不通。
    只有整个行业一起推动这件事,才有那么一丝可能。
    “novell可以做这个组织者,我们有这样的资源优势。”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当仁不让的开始毛遂自荐。
    “我正有这样的打算。”迪恩顺手推舟把这件事交给了对方。
    novell确实有这样的优势,他们的老本行就是操作系统。
    虽说面向企业的网络操作系统和个人用户的桌面系统有些差别,但从技术来说二者一样。
    由novell去开发图形化的桌面系统,不仅资源对口,而且效率也更高一筹。
    只不过这件事做起来容易,但想真正达到目的,那可就太难了。
    微软的帝国版图已经成型,市场上很难再容纳第二款操作系统。
    也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迪恩才做了顺水人情。
    当然,不管未来的结局如何,迪恩该投资也不会吝啬。
    万一成功了呢,哪怕是给微软制造点麻烦也是值得的。
    按照计划这个新操作系统,会放在novell的子公司名下。
    而迪恩和其他几家计算机制造商,都会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注资。
    没有利益,谁愿意去费那个劲和微软这样的巨无霸竞争?
    罗伯特.弗兰肯伯格默认了这样的规则,他不仅没有任何不满,甚至还暗自窃喜。
    上帝,这不正是novell梦寐以求的东西吗?
    现在novell在企业网络操作系统上已经被微软打的节节败退,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novell的产品不够优秀吗?还是他们在技术上落后了?
    不,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微软垄断了个人用户桌面系统。
    在个人用户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前提下,向企业市场蔓延就会事半功倍。
    同样的道理,如果novell进军个人用户市场,那么他们在企业市场的竞争是不是也会有额外的加成助力?
    罗伯特.弗兰肯伯格很难不这样想,现在novell面临的局势,也容不得他错失良机。
    甚至他们原本就有这样的计划,要不然novell为什么要购买unix的版权?
    现在不仅有了外部助力,最妙的是这其中还有计算机制造商参与。
    迪恩的提议和novell的战略计划不谋而合,双方几乎在原地就达成了盟友关系。
    然而迪恩在行动,微软那里也没闲着。
    终于盖茨的那道“只能有导航者浏览器”的命令,被传递到了计算机制造商那里。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双方终于进入了短兵相接的地步。
    另外面对微软二选一的强制手段,迪恩的杀手锏可不仅仅只有反垄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