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机动性,要比当初的水星级战舰还要高。 放在以前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以前的水星级战舰才多大一点?不过才两三百吨的质量。 此刻的地球级战舰却有二百万吨的质量! 两者之间差了万倍。 推动一艘两百万吨以上的巨型战舰进行150米每二次方秒的机动,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就算动力足够,那时候的地球级战舰自身结构也会支撑不住,会直接散架。 当然,此刻李青松所制造的地球级战舰是不会受到这种困扰的。 原因很简单,强核材料的大规模利用,不仅极大提升了舰体的防御力,还大幅提升了飞船的结构强度,才能让它承受如此巨大的过载压力。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就算飞船船身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压力,位于飞船之中,用于操纵飞船的克隆体怎么办? 人体可承受不住如此巨大的过载压力的。 就算经过了多轮基因改造,克隆体身体的各项指标俱都大幅提升,但最多也就能承受15倍的过载压力而已,勉强可以承受地球级战舰的机动。 水星和金星级战舰怎么办? 如果克隆体承受不住,那,就算水星和金星级的机动性能达到一万米每平方秒又如何? 不还是没一点用处。 这看似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但其实这对于强核文明来说并不是问题。 原因很简单。基于强核文明在通讯技术和人工智能层面的巨大突破,在李青松的推算之中,强核文明的所有战舰应该全都是无人战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