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艘又一艘的运输飞船如同辛勤的蜜蜂一般,将来自远方的“花蜜”采集过来,汇聚到飞星的建设场地这里。 每来一艘重载运输船,飞星便成长一点,变大一点。 平均每天,都会有1500艘以上的重型运输船到达,每个小时就有六十多艘,几乎不到一分钟便有一艘! 每一艘重载运输船运输的物资都是千万吨起步。其类型则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小到克隆体吃饭用的勺子,大到飞船推进器总成,其总类别几乎高达千万种以上! 总之,舰队深空航行之中所可能用到的一切东西,李青松都在大量储备,都在不要钱一般往这颗“飞星”之上堆积。 李青松便以这种不到一分钟便是一艘重载运输船的方式,足足忙碌了三十二年的时间。 三十二年的时间,往返于工业基地和飞行的运输船总班次已经达到了1900万! 总计运输而来的各种物资总质量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惊人数字。 足足202万亿吨! 如此质量的各式物资堆积起来,甚至于凭空造出了一颗星球。 这颗星球的平均密度约为0.38克每立方厘米——之所以密度如此之低,是因为李青松在其中储备了极大量的氕气、氘气等较轻气体的缘故。 它的半径达到了50公里,整体则维持着球形。 一颗半径为50公里的近球型星体,不客气的说,无论体积还是密度,都已经超过了这个星系的绝大部分星球。 就算是一颗最长处达到了100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因为其并不是球体的缘故,总体积也远远少于此刻李青松造出来的这颗星球。 这,是一艘实打实的飞船行星,李青松将其简称为,飞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