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这十万亿吨的质量,支撑起了李青松的千年逃亡,以及逃亡之中持续不断的科学研究,支撑起了一次次的实验,支撑起了数十亿名克隆体与蓝图人的生存需求。 但这些氢弹,却是李青松接下来计划之中的核心。就算建设任务如此庞大,也必须要将其完成。 幸好,李青松如今的工业能力相比起以往已经再度提升了许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最大意识连接数的提升,也在于超算性能的提升。 之前一千多年时间的逃亡里,李青松始终没有放下科学研究,各学科技术,包括量电超算技术都出现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次李青松建设的量电超算,算力更高,与智能AI的匹配度也更高,性能也更加强大。 粗粗估计,相同规模的新一代量电超算,其整体性能至少高达之前在逃亡之中的量电超算的2.5倍。 有了这些新型超算,神工AI的性能会提升多少,李青松的工业实力又将提升多少? 且,这一次建设的时间周期也更长。 就算那个智械天灾的速度再快,李青松估计,自己都有至少约200年左右的时间。 确认了这四项生产任务之后,在十几亿名克隆体的操纵,在大量超算的支撑,在神工AI的直接控制之下,大规模的生产立刻开始。 在那颗最小的气态行星之中,李青松总计投放了超过500万艘“木星”飞机,且还在快速增加之中。 之所以选择最小的气态行星作为氘气采集地,是因为它重力最低,相比起来环境也最温和的缘故。虽然相比起太阳系之中的木星仍旧恶劣了太多太多,但至少也在木星飞机能承受的范畴之内。 一架木星飞机平均一天便能采集约4吨氘气,500万艘,去除损耗,一天便是1950万,一年便是70亿吨左右。 加上其余各项能源与物资,每年需要从气态巨行星运向其余星球的质量轻松便突破了万亿吨。 以一艘重型运输船单次可运输物资一千万吨计算,单单是产自气态巨行星的物资,就需要十万架次重型运输船才能承担! 但这也仅仅只占了李青松所需运输物资的一小部分。 各种各样的初级矿产,铁矿、锡矿、钛矿、铝矿,以及各种各样的零部件、化工品等等,才是运输的大头。 于是浩瀚太空之中,在明亮的飞马座V432恒星注视之下,在万千小行星环绕之下,由数万艘重型运输船组成的运输舰队终日奔波在太空航线之上,终日不得停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