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秒钟便有几百上千枚细小的电磁炮弹丸轰击下来,将这栋楼房周边轰炸的尘埃飞扬。 这台雷达便处于全功率运转的状态,竭尽全力的搜集着来自周边环境的每一个细小、高速运动物体的数据。 持续一个小时的轰炸结束。在这一个小时之中,十几台电磁炮总计轰击出了200多万颗电磁炮弹丸。而这200多万颗电磁炮弹丸之中,有足足160万颗弹丸被这台雷达捕捉到了精确的运动轨道和速度信息! 最远的一颗,甚至在上百公里之外! 看着这个数据,李青松心中满是感慨,只感觉为此而付出的几十年心血得到了充足的回报。 它虽然还无法达成99%以上的检测率,且自身体积、质量也太大,能耗也太高,但总归走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无非是继续优化而已。 高速雷达方面的开发进展已经达到了至少80%,且目前暂时看不到不可逾越的障碍。 但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便掌握了拦截技术。 原因很简单,雷达仅仅只是探测而已,要实现真正的拦截,还得有对应的发射系统。 李青松必须要通过某种介质,来达成对那些已经被探测到速度和轨道的弹丸的影响,才能改变它们的轨道,让它们不会撞击到战舰上来。 而能达成这种影响的手段无非两种而已。 第一,同样的电磁炮弹丸。第二,激光炮。 第一种采取动能撞击方式,直接将其撞离轨道。第二种则采取烧灼方式,增加弹丸内能,引发弹丸爆炸,进而偏离轨道。 除了这两种干扰手段之外,还必须要有足够强大的计算能力。 高速雷达、数据处理、转向架、发射弹丸或者激光,四者合一,才能真正将攻击拦截下来。 昨天看到书友们说分成五个时间点更新的话太分散了,彩虹想了想,书友们说的有道理啊。 那还是改一下更新时间吧,分成两个时间点,12点3更,18点两更,还是每天五更一万字! 第(3/3)页